English

甘肃在“西部大开发”中走出文物保护新路

热点关注
2003-06-25 来源:光明日报 梁若冰 我有话说

甘肃是个文物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全国的“四大石窟”甘肃省占了两个——莫高窟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国宝级石窟,如:榆林窟、东千佛洞、南石窟、北石窟、炳灵寺石窟、大象山石窟、水帘洞石窟、木梯寺石窟等近十处,小石窟更是多不胜数。长城一万五千里,甘肃境内有八千里,玉门关、阳关保存的汉代长城至今还有3米多高,全国仅存。甘肃出土的秦代汉代竹简和彩陶的数量也居全国前列。但甘肃省的文物又十分分散,众多文物分布于2000多平方公里的甘肃境内,所以文保难欠帐多。

多年来,甘肃的文物之所以保存得好,主要得益于这里地广人稀,气候干燥,以及不够繁华、人迹罕至,没有太多的开发,属于苍凉的边陲之地。那么,时至今日,我们禁不住会担心,在“西部大开发”的洪流中,纷至沓来的考察者、开发者和旅游者对于这里的文物保护和开发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文物专家、原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文治。

笔者:“西部大开发”的口号提出后,来西部旅游、开发、勘察的人越来越多,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自然是好事。但同时文物保护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看待和处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文保问题?如何协调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

马文治:中国人对文物和文物保护工作的认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步的。是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后,各省都在寻找和审视自己的资源优势。甘肃省的文化积淀、文物资源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单一个敦煌莫高窟,每年的参观人数就达30多万人次,门票收入平均2000多万元。

来西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给西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是必然的。但同时过多、过于集中的游人对西部的文物,尤其是对石窟、壁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莫高窟的壁画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所以非常脆弱,旅游者过多,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对壁画的颜色和牢固程度产生一定的破坏性。我们的做法是对这类较易受游人影响的文物古迹采取一些限制措施,如今年3月开始,实施了《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对每天进洞的人数予以了限制。另外多开辟一些新的、有知名度和吸引力的景点,让游人分散一些。这样既缓解了像莫高窟这种景点的压力,又能让各个景点都有一些经济效益。

敦煌在全国的文物部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保护利用发展得早,科研学术成果走在了全国前列,它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文保和研究人才。在敦煌百年时,李岚清同志的题词是“敦煌是中国文物保护利用的典范”。从这一点来讲,甘肃是幸运的。敦煌是甘肃对外开放的窗口,是甘肃省发展旅游事业的龙头,它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我想,敦煌也还存在着如何协调既保护又发展的问题。

在文物界没有人不知道“保护先行”这一文物工作原则,但让全社会都了解和接受它,还需要一个相当的过程。在社会范围来讲,人们往往对如何利用、开发比较重视,但对于保护和利用谁先谁后的问题,每个人站的位置和角度不同,结论也就不完全一样,还存在着认识的盲点和急功近利的现象。有些地方政府和群众急于发展旅游业,有些省随意改变文物机构管理体制,他们想利用文物发展经济,但我认为决不能那么做,否则就会成为千古罪人,子孙会骂我们愚蠢和无知。

笔者:如您所说,甘肃在这方面扎扎实实地做着工作。你们是如何根椐甘肃的具体情况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呢?

马文治:首先是资金的投入。自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对文保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大。如果说其他行业还处于宣传和前期准备工作的话,那么,甘肃的整个文保工作已经开始了具体实施。过去中央财政每年拨款六百万到七百万之间,现在增加到一千万以上。地方财政从每年拨款六百多万到现在达到了一千四百万,增加了一倍多。另外,国家文物局选择甘肃作为扶贫试点,增加拨款带来的不仅仅是钱,它反映了国家对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并且把加强文物保护的观念进一步传达给地方。另外国家文物局长年有文保专业人员下来挂职,及时了解第一手情况。还有,博物馆藏品环境改造治理,也把甘肃作为试点省区之一,这个工程完成后,将使甘肃省62个博物馆彻底改变“馆藏文物丰富,但展示、保护手段落后”的局面。

文物保护的高科技手段正在广泛应用。甘肃是国家文物局四个试点省之一,这个工程的科技含量很高。这个工程实施完成后,甘肃的文保,特别是石窟、石刻的保护、管理将提前进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中央的这些举措,对于我们提高文保意识,明确“文物利用,保护先行”的原则,扭转个别地方急功近利的做法会有很大的帮助。

甘肃省文物系统自己摸索的经验是“在省内搞文物一盘棋”。在财政、物价部门的支持下,门票收入好的单位按照一定比例部分上缴,以支援那些地处偏远的文保部门,减轻政府的负担。具体说,去年开始,丝绸之路上热门的文保单位上缴了300多万元,支持我省的中小石窟维修加固,这些中小石窟往往只有七八个佛像,地理位置分散,但在考古价值上也很重要,是大石窟的补充,像北魏时期的石拱寺、陈家洞石窟,西夏时期的昌马石窟、五个庙石窟等,这样的石窟在甘肃省有86处之多,我们已加固维修了8个。这件事若能做完,将可以笑对后人。同时,它也体现了“文物保护以国家为主,同时动员社会的、包括文保自身各方面力量参与”的思想。

甘肃省的另一条经验是不拒绝国际援助。文物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因此接受与争取联合国或一些基金会的国际支援,是一条可行之路。从1978年以来,甘肃省争取到大约1.8亿元人民币的国际资金,极大地缓解了甘肃省文保资金紧缺的状况,而且在工作中还交流了经验,增加了各国同行之间的友谊,了解到最新的科学技术保护手段。像与美国盖蒂基金会的合作,解决了文物治沙和环境监控以及文物病害治理的问题;与日本有关方面的合作研究也很有成效,建立了中国敦煌文物保护陈列研究中心。在合作过程中,国外还无偿培训了甘肃省的40余个专业人才,他们分别获得博士硕士学位,为我国的文保工作带来了新技术、新观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