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紧扣时代脉搏 肩负历史使命

2003-06-25 来源:光明日报 晓轩 鸣泉 我有话说

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走过了25年风雨历程。25年来,该院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坚持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理论创新的学术品格,坚持立足四川、面向实践、服务社会的办院思路,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提供理论服务、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努力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及其协调发展服务。据不完全统计,25年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92个,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级课题143个,省软科学课题54个,其他课题278个;出版学术专著1347部,论文12941篇,研究报告2003篇,政策建议3479条,以及大量的普及读物、译著、工具书、学术资料等其他形式的成果,其中36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培养了19届334名硕士研究生。与美、英、德、荷、日、俄等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如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已成为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人才结构比较合理,学术特色比较显著,科研成就比较突出的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中心,为四川省推进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重要作用。

围绕重大问题致力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次重大实践突破,都包含着重大的理论突破和理论创新。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理论工作者,总是在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刻,直面各种尖锐而急迫的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勤于思考,大胆探索。从批判两个“凡是”到讨论真理标准,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到企业承包制、股份制研讨,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探讨到社会劳动价值论研究,从三个文明建设研究到以德治国的多维思考,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该院科研人员都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心血和智慧,以足够的理论勇气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任务,并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特征。为此,该院从“六五”至“九五”期间,连续开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层次结构、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的研究。这些课题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作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的深化,1987年该院完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书,这是国内第一部研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专著,不仅最早对社会主义文明理论体系的研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1988年,该院科研人员撰写的《对社会主义所处时代的重新界定》和《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文入选全国“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讨论会”,分别被评为优秀论文和入选论文。文章对和平与发展新时代、市场经济等问题提出了独到新颖、具有前瞻性的见解。八十年代末,该院科研人员连续发表了《十年改革引起的思考和深化改革面临的任务》等论文,阐述了改革的不可逆转和光明前途,对于人们认清形势,增强信心作出了应有的努力。

1999年该院开展的院重大课题《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实践与创新研究》,在全面系统研究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课题以前瞻性的眼光,大胆的理论勇气和探索精神,从理论深度和战略高度上,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经济、政治、文化、党建、军事、民族、外交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和理论创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该课题最终成果为十一部学术理论专著,作为向建党80周年和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的献礼之作,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迎接党的十六大重点图书选题”102种之一,并获得第十届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紧密联系实践服务改革发展

作为地方社会科学院,必须不遗余力地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该院历来重视应用对策研究,十分强调和注重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从我省人民公社摘牌到四川省国营工业企业扩权试点;从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线两翼”战略到“成都平原经济圈”设计;从川渝分治到川渝及长江上游经济带合作;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到建立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从“三线建设”研究到西部大开发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从文化强省建设研究到三个转化的经济思想研究,该院都积极踊跃地参与研究和宣传,通过开展课题研究、社会调研、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等,努力为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世纪之交,根据邓小平“两个战略大局”的重要思想,党中央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该院作为西部省区社科院,其对西部开放开发的研究既体现了研究的前瞻性,又体现了研究的连续性。早在1985年7月,为研究西南地区开发战略,该院即联合云南、贵州、广西、重庆五方社科院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项目《中国西南地区发展战略研究》。该院开展的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研究、金沙江中下游发展问题研究等,其成果不仅成为领导层的决策依据,而且奠定了该院西部开发研究的基础。该院专家独树一帜提出的“反梯度”理论,在东西部发展战略中,特别引人注目。2000年,该院又成立了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心,积极为省委省政府建设经济强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建言献策。他们围绕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重大战略,开展了《“西电东送”与西南特色能源资源配套开发研究》、《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对策研究》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在成都西部论坛和西安西部论坛上就《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挑战》等问题发表了独立的有价值的见解,在《求是》、《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

我国加入WTO后,该院成立了WTO研究中心。在成都举行了“中国WTO谈判代表团西部高层报告会”,有力地推动了我省WTO知识的宣传普及和相关研究;派出专家学者为机关企业、学校作WTO讲座;开展了《加入WTO与四川六大支柱产业建设研究》等一系列有关WTO的课题研究,对加入WTO后四川的对外开放策略调整及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对四川传播媒体的影响、地方法制建设、四川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四川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机制、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及时提出研究报告或对策建议。

2001年,该院开展的“致富思源,共建广安”调研活动,为把小平同志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提供了高质量的理论服务。该院研究人员完成的《对我省“法轮功”痴迷者调查的对策建议》研究报告,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批示,认为这份报告“很有深度”。该院专家学者还参加省委“610”办公室组织的调研活动,协助省市公安、司法机关作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报刊媒体、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宣讲,受到高度评价。

从2001年起,省委省政府每年给予该院100万元重大课题研究经费。这一举动,不仅极大地缓解了该院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的瓶颈制约,而且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服务社会,使社科院更好地发挥“两个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创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新局面,都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加强特色研究促进学科建设

作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和中心,该院现有高级研究人员250多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共30多人。长期以来,该院十分注意基础理论研究,在若干研究领域已经形成鲜明特色。经过25年的发展,该院已形成了具有四川特色以及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和领先地位的优长学科和重点学科。

神话学研究是该院传统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著名神话学家袁珂就中国古代神话的形成、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总结,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神话史《中国神话史》等一系列中国神话研究的专著、辞典、工具书及普及读物,开创了神话史研究的新体系。

多年来,该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和《毛泽东思想研究》学术刊物,一直是全国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四卷本《毛泽东思想史》作为系统深入研究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一部大型学术著作,获得了省政府社科一等奖和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等较高荣誉。目前,该院正精心组织力量撰写四卷本《邓小平理论史》,为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献礼。

以该院研究人员为主、历时十个春秋完成的《四川通史》七卷本(先秦∽1949年),是四川地方史研究中体系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大型学术专著,史料丰富,考辨精深,吸收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四川地方史研究的成果,在专门史研究方面多有突破,填补了四川史研究上的空白。该院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不仅出版了《四川客家的历史与现状》等学术专著,还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在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此外,该院研究人员撰写的《公司法通论》、《环境经济学》等学术专著在学科建设上都有独特建树。

该院于2001年成立了四川省巴蜀文化中心,随即组织制订了《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十年规划》、《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课题规划》等规划方案;出版了《巴蜀文化图典》、《四川五十年图集》、“巴蜀文化系列丛书”十册、“巴蜀文化研究丛书”六册、《全蜀诗》等,发表了一大批高水准的学术论文。这些研究,不仅对巴蜀文化的基础理论进行了较为透彻的阐释,而且对巴蜀文化在古文明中的作用及其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定位,巴蜀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中心还注意发挥文化影响力,积极开展四川省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对策研究、四川省建设文化强省研究、成都市文化工程建设研究等,先后向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关于发展四川旅游产业的若干建议”、“对《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补充意见”等,先后得到了省委、省府领导的详细批示和有关部门重视采纳,很好的将特色研究与服务现实结合了起来。

深化自身改革增强发展后劲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5年走过的历程,既是探索中国和四川改革发展的历程,也是探索社科院改革发展自我完善的历程。这一历程始终贯穿着大胆实践、勇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始终贯穿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始终贯穿着发展自我、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该院就从实际出发,开始思考探索地方社科院自身发展的规律,摸索总结出了开门办院、联合攻关、多元发展的办院思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在市、州、县设立社会科学研究的分院分所,由当地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由社科院负责业务指导,这一模式在全国都具有首创意义,并为许多地方社科院效法借鉴。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地方社科院在面临极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对此,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1998年,该院在全国地方社科院系统率先开展了《地方社科院面向21世纪发展战略研究》,不仅得到中国社科院领导的充分肯定,而且在全国地方社科院系统进行了成功的改革实践的探索。当年,该院对行政后勤进行改革,将行政处剥离出去,成立了后勤服务中心,淡化其行政职能,强化其服务功能。2001年,该院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面向21世纪发展战略》提出的各项任务,加快“调整学科布局,加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推进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的步伐,在全院进行了“以学科调整为龙头,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院耗资百万建立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局域网,极大地推动和带动了全院的科研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四川社会科学”网站,成为展示该院及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窗口和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社会作用的重要阵地。

展望未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将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精神,以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姿态,面向实践、面向前沿、面向未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聚精会神地把该院建设成为学科布局合理又重点突出,人员精干具有较高水平,环境宽松开放又充满生机活力,机制良好且多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具有中国西部地区特色、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的社会科学综合性研究中心和“科教兴川”思想库,力争建设成为一流的地方社科院,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新跨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