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就业难不能归咎于扩招

2003-06-26 来源:光明日报 蒋雪岩 孔徙 我有话说

四年前的高校扩招,增加了国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缓解了当时就业的压力,但四年后的今天,他们却要面对扩招后就业压力的“首次洪峰”,这些人的命运如何?全社会怎样看待高校扩招?

“就业难,都是扩招惹的祸”,不少人都这么认为。就连当年“扩招第一代”的“幸运儿”们,如今也这么说:“我们到人才市场一看,发现一夜之间突然冒出了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拿着大学文凭争抢那少得可怜的‘饭碗’,才明白这是扩招给我们的‘特殊待遇’”。

这里有组数据:2001年我国应届毕业生总数约115万,2002年是145万,而2003年是212万,比去年增加67万人,增幅接近50%。另外,2002年全国大学生一次就业率仅70%,尚没就业的毕业生,按规定可延长择业期两年。必将参与今年的就业。我们不能一味地责怪扩招,如同吃饭一样,不能因噎废食。那么,从供求关系等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何在?

一、就业难被人为地放大了。关于高校扩招问题,它是我国出台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其实,我国的大学生并不多,美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千分之七,而我国这个比例只有千分之一点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我国的大学生太少了。之所以说扩招后就业难,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相互强化而人为夸大的结果:因为是第一年扩招生毕业,大家都预期今年就业形势会更严峻,这种忧患意识的强化便形成了一种紧张气氛,促使毕业生“广种薄收”,到处投简历。而简历越多单位的门槛越高,笔试面试的难度越大,于是投的简历就越多,又一轮恶性循环开始。就这样求职人数增加的效果被放大了。

二、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相对于质疑扩招,对学科专业和学历层次结构失衡的审视无疑更为理性。专业方面,适合社会发展的如材料、能源等专业供不应求,而一些不适合市场需求的则出现滞销。总量平衡仅仅是促进供需平衡的一个方面,在总量一致的情况下,结构的不平衡依然会导致供需不平衡。近年,一些学校出于经济效益和政绩考虑而超常扩招,造成毕业生“过剩”。如华东某市今年本科生需求人数一万多人,与该市生源相比,本科生供不应求,但专业供需矛盾比较突出,这个现象,在最近举行的招聘会上略见一斑。如与法律、电子商务、网络有关的专业设摊招聘单位寥若晨星,但前来应聘学生却数以千计;而招聘材料、建筑类毕业生的单位却难觅应聘者踪影。同样,在学历层次方面,“研究生是吊起来卖,本科生是边走边卖,专科生是吆喝着也没人买”。这就说明,学历层次上的不平衡也存在。

三、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严重。由于我国缺乏一套完整的职业认证制度,人才供给总量大于人才需求总量,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现实“刺激”了有些用人单位的“胃口”,使他们也“牛”起来,片面追求高学历。再则,“用工”观念的变化,部分用人单位愿招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应届大学生又被拒之门外。

四、择业观念有误。这是目前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一是“大学毕业就是干部”。计划经济时代“统分统配”,大学生毕业就端上“铁饭碗”,因此,有些人仍抱着老观念不放,对现实难以接受;二是精英“大”就业观念。80年代前后一段时间,我国大学入学率占适龄人口的1%,当时大学生是一种稀缺资源分配层高。但今非昔比了,如果大学生能放弃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的“大”就业观念,愿到基层、到西部、到艰苦的地方去就业,大学生就供不应求;三是“学而优则仕”观念。几千年沿袭的这种封建观念余波不息,一部分人心目中唯有公、检、法和一些党、政等部门,在区域上圈定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圈外的几乎不予考虑,宁可不就业;四是社会对于大学生过高的预期,认为大学生就该“大”就业,达不到社会预期,大学生觉得枉为“大”,没面子。

五、需求增长不足。供需平衡虽受供方增减的影响,但需方的增减也会影响两者的平衡关系。未来几年我国劳动力供给量将达到峰值,在供方总量增长的前提下,宏观上只有通过大幅度增长就业岗位来解决。而就业岗位的增幅是与经济增长的幅度密切相关的,当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增长时,就业岗位也会出现相应幅度的增加;反之,就业岗位的增长就会放慢甚至减少。可见,经济增长快慢是影响和决定就业难易的最根本原因。

因此,大学生就业难不能归咎于扩招。我们要寻找就业难的多种原因,然后一一采取对策,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问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