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架设科学与技术之间的桥梁

2003-07-04 来源:光明日报 邱霞 我有话说


黄培康,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中国航天二院科技委副主任,国际IEEE高级会员,国际宇航联地球观察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目标(含环境)电磁特征的研究和测量,是我国雷达目标电磁特征领域的知名专家。

人类千百年来对遥远的太空的好奇终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人造卫星连续上天、阿波罗飞船登月、远程导弹跨洋……空间科学与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成千上万个围绕地球的人工空间目标,其中有民用,也有军用的。我们需要对目标进行辨认,不但要告诉人们目标在什么地方,还要告诉人们是什么目标,目标的特征是什么,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应对。黄培康正是从事如此使命的一个科学家。

愿为“桥梁”——致力于应用基础研究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中国航天(导弹)之父钱学森就高瞻远瞩地看到了目标识别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雷达、光电传感器不仅是望远镜,还应是显微镜,不但要告诉人们目标在什么地方,还要告诉人们是什么目标。在钱老的倡导下,从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物理所,电子部电波传播所等处调集了大批科学家,成立了目标识别研究所,隶属于航天工业部第二研究院。已经在航天领域工作了十多年,基础很好的黄培康自告奋勇来到这个所。

黄培康这样定位他所从事的目标特性研究和测量——介于航天科学与航天工程之间。航天科学进行的是基础研究,航天工程致力于成熟技术的应用研究,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必须有一个桥梁,这就是应用基础研究。没有它,科学与技术之间就无法紧密地联系,而应用工程就将迷失了方向。作为学科带头人,黄培康将该所的研究方向定名为目标与环境特征,并创立了一整套特有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善用“眼睛”——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黄培康形象地把实验手段比喻为“眼睛”,认为没有实验,那么应用基础研究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

正如搞气动力学实验需要风洞、水动力学需要水槽一样,做目标的电磁学、光学实验需要微波无反射室和光学暗箱。黄培康和他的同事一道在研究所筹建了光、电两个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一个小小的研究所同时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他直接指导的目标与环境散射辐射实验室能够测量飞行器缩比模型的雷达散射截面小到0.0001平方米,相当于自行车轮上的一个钢珠对电磁波的散射量,而这时背景的杂波还要比钢珠散射低1000倍;雷达目标成像分辨率为4厘米。二十年前,某隐身攻击机还处在试飞阶段,黄培康根据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正确推论出其在3厘米波长、50%概率的雷达散射截面为0.02平方米,这个数据与十年后公布的数据竟然极为相似。

美国知名专家认为美国许多含有电磁散射辐射专业的大学都没有这样好的实验手段;而国内对该重点实验室的前身“目标散射特性试验工程”进行鉴定后认为“该成果具有创造性,是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国家能完整地对目标电磁散射进行研究和测量,并处于同量级的国际先进水平。”

目标与环境电磁散射辐射实验室已为我国战略、战术导弹、飞机、坦克等40多种型号提供了作战目标与环境参数的模型与数据,提高了武器装备的性能,也为微波遥感建立了散射辐射基本模型。

“顶天立地”——放眼世界与立足实际相结合

黄培康认为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必须具备“顶天立地”的素质,所谓“顶天”,就是要能够跟踪科学的前沿,“立地”,就是要致力于解决工程问题,理论不能脱离实际。

在学术上,黄培康始终保持与本领域国际水平接轨。1987年,他参加联合国教科文“地球资源开发与遥感”研讨班,致力于解决遥感数据与实际目标物理参数的解译问题;2001年,他在国际雷达会议上作特邀报告《中国对雷达目标特征的研究和测量》,在大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他作为国际宇航联地球观察委员会委员及国际IEEE高级会员经常参加国际学术活动;他还频频在国际刊物与英文版中国刊物上发表论文。

在解决工程问题上,黄培康重视“立地”,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他非常重视试验中出现的误差与目标特征的关系问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某国家重点工程中,他就从目标特征出发对航天飞行器的某些重大方案作过修改和修正,并最终被总师采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