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冷门”变成“香饽饽”

2003-07-0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李陈续通讯员 马健 我有话说

如果要对高考志愿进行一次分类统计,那么在第一志愿中填写纺织类专业的恐怕是人数最少的,纺织是“冷”得不能再“冷”的专业。但在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纺织系的毕业生年年供不应求。到今年6月16日,这个学校纺织系纺织和轻化(染整)两个专业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已分别达到100%和95.35%,用人单位的来访和电话一个接着一个。

招生的“冷门”怎样变成了就业的“香饽饽”呢?

专业定位的“门槛”前移

高校人才培养四年一个周期,今天的招生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四年后的就业。对于纺织等专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最大的体会就是专业定位要瞄准经济建设主战场,要以“超前”的目光,把决定就业前景的专业定位“门槛”前移。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的纺织系于1982年成立。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国内纺织业的不利形势,曾给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带来很大冲击,不少学校停招或减招相关专业。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没有盲目跟风,他们认为中国加入WTO是必然趋势,国家采取调整产业结构的“压锭”政策,是对传统落后工艺的扬弃和调整,只会促使纺织业沿着更富有生机的道路前行,纺织业对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为此,学校不仅没有停止和减少招生,反而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办学理念,经过调查摸底后增设了染整和服装工程专业,在专业和课程建设上更注重内涵的拓展和调整,使之更能迎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手极具前瞻性的“反弹琵琶”,为学校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赢得了先机。

人才培养的“口径”适用

赢得先机并不意味着一定赢得就业市场。“冷门”之所以能够变成“香饽饽”,取决于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在人才培养上的“一专多能、宽口径高素质”的目标定位。

在专业理论上,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立足于进一步拓宽和延伸专业的内涵和顺应市场经济日益迫切的需求,除了设置棉纺专业课程外,对织布、毛纺、麻纺、丝织、印染、服装工艺、服装设计等都予以了广跨度地延伸和拓展,加上计算机CAD辅助工艺设计、外贸专业知识课程的强化传授,最大限度满足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同时,学校想方设法改善实验和实习条件,建成了省内一流的实验设施,使实验条件基本满足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需求,让学生参与到产学研项目和院企合作的课题中去,真正成为能说会练的“真把式”。在多次的毕业生追踪调查中,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基本功扎实、思想素质好、能吃苦善合作”。

学生就业的“渠道”畅通

“酒香也怕巷子深,大学生就业模式的改变,决定了学校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使命,那就是不能把学生一推了之,而要努力创造条件来保证就业渠道的畅通。”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汪学骞说出了“冷门”变成“香饽饽”的另外一个奥秘。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的领导认为,把学生招进来就意味着把学生送上岗的开始。纺织系科研力量强,与安徽省的大中型纺织企业几乎都有合作项目课题,学院就有意识的安排学生加入到科研之中,不仅把科研当做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第二课堂,也当做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往往一个项目没做完,企业就提出要和学生定下“终身”。除与本省的纺织企业加强联系与沟通之外,学校还主动出击,南下广东、福建、浙江,北上山东、江苏,与大型纺织企业沟通供需信息,和近百家用人单位保持长期合作。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已经有了20多年历史的纺织系,不少毕业生已成为企业中层以上的技术干部,展示了母校的良好形象,学院很好地利用了“校友效应”。上海珂美纺织品有限公司、广东溢达纺织品有限公司因为对历届毕业生印象很好,所以今年早早就来人来函联系,要求学校推荐毕业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