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读书的回味

●周四书话
2003-07-10 来源:光明日报 赵畅 我有话说

谁都喜好回味。吃过饺子,人们会回味那肉葱味儿;吃过馒头,回味那松软;吃过米饭,回味那喷喷的谷香……回味,是一种诗性情绪。至于读书,回味似乎更隽永、更厚重。

回味,可造心境。在慢慢掂量中,在细细思量里,读书人款款走进智慧的芳圃,采撷思想的精华,畅然有了不受名缰利锁束缚的自由。明代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读书人一但读出悠然、超然、淡然的好心致,还怕品不出书魂、书香、书韵?

回味,像吃豆腐干,咀过来嚼过去,临了吞下细细的香末,还有余味在口中,令读书人受益无穷,视为至宝。曾在书中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哲学家苏格拉底:“请你告诉我,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到底是多少?”苏格拉底答道:“三尺!”“胡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五尺高,那人还不把天给戳出许多窟窿。”苏格拉底微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能够长久地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呀!”这个故事,一直令我久久回味,且最终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得到应验。“低头是稻穗,昂头是稗子!”信夫!

有人提出,读书最好是进入边缘状态,既能深入其中,钻之弥新;又能找回自己,冷眼旁观。实现这一目标,回味乃是良方。如果说,回味是一种杂糅、磨合、交流的手段的话,那么在各种风格与精神资源之间反复咀嚼,读书人的思维会更饱满,精神世界益发丰富。

张中行先生有一回论及自己的学习心得,说自己是杂家,什么都读,什么都看。当然,他的杂,首先是在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于是便显得大气。他自谦“样样通,样样松”,其实他的作品的魅力,正是来自“杂学”,自然,亦源于回味,不是吗?

回味,当品出味来,方能回归其本源意义。每本书,其中定然有甜酸苦辣之味,香港书画家克亮先生曾说:“有人说孔孟之书味甘,雄霸之书味辣,穷儒之作味酸,忠良之作味苦。而世上的书多矣,大都性质不同,只好说大多数书是五味杂陈,什么味都有。”回味,就是要寻觅这种种别样的滋味,然后掺和着品之尝之。而在“一深入,就具体”的妙曼中,读书人便可迅速找到“宛在水中央”的“伊人”,如此而已矣。

多一点回味,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分析的人,往往是那些好读书、多读书、善读书之人,也是阅历丰富、底气十足之人。难怪林语堂说:“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四十岁学《易》是一种味道,到五十岁看过更多的人世变故的时候,再去学《易》,又是一种味道。”其言本身,也让人回味无穷,以为妙哉。

前不久,读报看到这样一段文字:著作等身的人,不想再去炫耀自己的著作,此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崭露头角的人,才会到处去显露他的头角,生怕别人不知道;满腹经纶的人,不会故意去卖弄他的学问;半瓶子水的人,才会咣咣地响个不停。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读书,能否回味;读书如何,回味如何,有时还是检验读书态度、读书方法、读书成效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回味,常常妙不可言。所谓“精妙处,忍不住击节叫好;伤感处,止不住泪眼婆娑;激愤处,耐不住拍案而起;谐趣处,憋不住哑然失笑”,乃回味的一种境界。

行文至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回味,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求每位读书人通过读书积极地入世、奋发、获得,大部分时间里还需要在宁静平和的状态下反思。不仅需要向前看,还要不断地向后返观;不仅要学会向外看,还要懂得向内透视。读书人一旦学会了回味,也就学会了回味人生,完成了生活的积累、势能的积蓄、思想的积淀,如此,则可参悟天地,投入社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