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巧克力国度”品尝巧克力

2003-07-1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刘军 我有话说

图为林德厂工人在分拣巧克力。刘军摄


瑞士巧克力好吃尽人皆知,巧克力在某种程度上讲是瑞士的代名词。2002年瑞士人均消费巧克力11.9公斤,列世界第一。瑞士巧克力光滑、细腻、甜而不腻,有的品牌还夹有各类干果或甜酒,令人回味无穷。但瑞士本土的巧克力厂家很少,真正的瑞士巧克力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不久前,受瑞士林德—斯普格利巧克力厂之邀,记者参加外国驻瑞士记协采访团参观了这家拥有150多年历史的巧克力厂。据厂家介绍,该厂是第一次对记者团开放。

巧克力原本是“饮料”

关于巧克力的起源说法很多,但一般人为,早期的巧克力是中美洲印地安人发明的一种饮料。他们认为,用可可酿造成的这种饮料是智慧之神赐予的,具有神奇的功效,只有武士和贵族才有权享用。

16世纪初,哥伦布从“新大陆”返回欧洲,将这种散发着特殊味道的饮料献给西班牙国王。几十年后,西班牙阿斯特克人用可可豆煮饮料喝,味道同哥伦布带回的味道一样。于是,他们将可可熬制成带有苦涩味道的可可汤加糖饮用。欧洲人对这种可可汤欲罢不能,尤其当可可汤成为王宫贵族的享用品之后,这种“印地安人的饮料”便成为欧洲人追赶时髦的象征。

17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先驱英国出现了出售可可汤的“茶屋”。当时人们去“茶屋”喝可可汤就像现在去喝咖啡一样。欧洲人喝了两个世纪的“可可汤”后,终于有人产生了改“喝”为“吃”的创新观念。据说,荷兰的一位化学家在1828年研制成功可可粉,用它制造出了固体巧克力。巧克力富含碳水化合物,能快速提供热量,也含有微量可可碱和咖啡因,因此便很快成为深受各界人士喜爱的甜食。

参观工厂不能戴首饰

19世纪初,瑞士人还不知道巧克力为何物。那时的巧克力是从法国和意大利进口的,价格昂贵,味道古怪,不是一般人所消受得了的。1819年,卡耶先生在日内瓦湖畔的沃韦创建了瑞士第一家巧克力厂,随后,一批巧克力厂在瑞士各地纷纷建立,到19世纪末,逐渐成为瑞士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立于1845年的林德—斯普格利巧克力厂位于苏黎世湖畔的一个小镇上,目前全厂有近千人。

参观工厂前,我们按要求在厂门口穿上洁白的工作服,戴上帽子,就连手表和项链也要摘下放进内衣口袋,“因为首饰中藏有细菌”。刚刚进入厂房,一股浓郁的巧克力香气迎面扑来,使人有些陶醉。厂房窗明几净,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在设备旁观察机械运转情况,使人感到不是在工厂参观,好像是在医院查房。

很快,我们被脚下的金属地面所吸引。陪同参观的外联部负责人科兰女士介绍说,铺设金属地面的目的是因为细菌在金属表面无法存活,也利于清扫。100多年前修建的厂房已经多次翻修,唯一不变的是我们脚下的金属地面。由此可见,瑞士巧克力工厂对卫生条件要求之苛刻。虽然生产已经完全机械化和自动化,但我们在一个角落里还是发现了过去使用的旧研磨机。工人们说,旧机器是告诫现代人不要忘本。

我们沿生产流程参观,发现在设备旁边操作的工人并不多,人力使用最多的部门是质量检测和包装车间。在流水线上,一些女工两眼紧紧地盯着一排排即将进入包装程序的巧克力,不时地从流水线上拿下一些有“问题”的巧克力。据在流水线工作的女工介绍,破损的巧克力一部分送给慈善机构,另一部分回炉重新生产。科兰女士解释说,机械再专业也比不过人的智慧,因此,工厂在质量检查车间和包装车间安排了许多人力,以确保质量。如果顾客在购买的一盒巧克力中发现缺少一块或某块巧克力上有残缺,那么,林德的品牌就会受到影响,信誉度就会打折扣。质量和信誉比多生产一盒巧克力重要得多。

品尝巧克力有学问

记者听说过“品酒师”,但在林德厂参观第一次听说还有巧克力“品尝师”。据介绍,为保证林德巧克力的口味适合消费者要求,工厂有6名专业“品尝师”和200多名不固定的社会“品尝师”。他们的工作就是吃巧克力。当然,他们并不把巧克力咽下肚,否则,他们全会成为超级胖子。

已退休的林德“品尝师”日勒先生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巧克力的大致制作过程。林德厂的可可豆选自非洲和南美洲,清洗干净后进行烘烤。随后是研磨可可豆,将不能使用的豆皮和胚芽分离出去。第三步是将精选出来的可可豆粉碎研磨成浆状,根据不同的巧克力添加不同比例的“秘方”。最后将半固体的原料经高温融化倒入不同规格的模具,待冷却后包装成型。

为让记者们了解如何品尝巧克力,日勒先生现身说法。他说,品尝巧克力要调动眼、鼻、耳、口全部功能。品尝前先要吃一小块面包或喝一些茶水去除口中的异味。要做到眼观其形,是否令人有食欲;鼻嗅其味,是否具有浓郁的可可香味;耳听其声,好的巧克力掰开时应声音清脆;最后是口品其香,是否细腻爽滑无杂质。记者按照“品尝师”的指点做了一遍,果然耳目一新。看来,正如老话说的那样,“行行出状元,吃喝有学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