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播撒爱心和希望

2003-07-1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罗旭 我有话说

流火七月,高校毕业生陆续告别母校投身于不同的工作岗位,14名北京大学支教志愿者也整装待发了。自1998年以来,已先后有43名北大学子放弃了众多优越的个人发展机会,离开物质丰富、资讯发达的首都,奔赴西藏、青海、山西、河南等地的国家级贫困县支教,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几年来,支教团犹如一阵春风,在祖国的东西部之间传递着文明与资讯,更似延绵的春雨,在片片贫困干涸的土地上,播撒着爱心与希望!

用优异的支教成绩回报母校

在支教地,志愿者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有效提高了当地学校的教学质量,用优异的支教成绩回报母校、回报祖国。

在河南新县支教的蒙晓燕,独创了一套语文教学方式:课前五分钟由学生作报纸新闻评述,课内以朗诵、自讲、辩论、表演等形式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的兴趣,开设美文鉴赏课、习作课,组织语文基础知识竞赛……很快,她的语文课成为全县高中教改观摩课。

刚满20岁的徐未欣在山西灵丘支教半年后,被任命为所在中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配合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校长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她还组织了多次讲座、座谈会,并开展了普通话大赛、英语演讲比赛、校园艺术节等活动,从比较容易被接受的角度规范了学风、学纪,有效地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在西藏山南地区支教的史善峰发现,所在中学长期以来考试题目难度过大,区分度低,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于是他提出了极具现实意义的改变出题方式、调整试题难度的建议。在学校身兼数职的史善峰全力投入教学的同时,还先后写出了《浅谈中学生如何有效地促进知识形成和加快智力开发》、《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等调研论文,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其中《关于高三第二轮复习的十点建议》一文被当地教育局下发到整个山南地区。

在短短一年的支教工作中,志愿者们不遗余力地利用各种情境、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弘扬和传播现代文明,积极促进当地学生和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

当课堂上出现“population(人口)”一词时,他们会谈到人口爆炸与计划生育;当漫天黄沙袭来时,就说说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枯竭、生态系统被破坏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史善峰还向学生提出“成长规划”的概念,启发他们思考和规划自己的未来。

在山西支教的张翔,利用国庆长假把一个学生带到北京,并领他去了北大、天安门、故宫、长城、中国科技馆……在王府井,他请这个学生吃麦当劳,学生问薯条是什么做的,多少钱。“就是我们天天吃的山药蛋做的,七块钱一包。”“老师?不要吃这个了,我们那儿山药蛋三毛一斤呢。这一包用一个山药蛋就够了。”学生说。“就是要你吃吃这七块钱一个的山药蛋,然后好好想想为什么人家的一个山药蛋可以卖七块钱。”

“感谢支教给予我的一切”

在去青海大通县支教之前,性格腼腆的程霞不断为自己打气,不就是去教课吗?去了之后才发现,从洗衣做饭、与人交往,到备课讲课,都不是那么容易。回到北京后,认识的人都说她变得开朗、成熟、稳重了。而原先觉得自己能做好多事儿的她,现在却认识到,能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件小事也是很不容易的

杜征是个生长在北京的独生子,他感觉自己像棵生长在温室中的嫩芽缺少艰苦生活的历练,于是毅然放弃了保送去中科院读研的机会,选择了去青海支教。经过一年的磨炼,重返北大校园的杜征明显感觉自己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了,能够更自信、更理性地看待问题了。

史善峰刚到西藏时,发现学生晚上要不间断地上4个小时课。“老这样,学生不得累死啊。”是制定课表的人不长脑子吗?经了解才知道,晚上负责考勤的老师一上课就走了,如果中间下课,学生们会回家,老师们也会溜掉,而且孩子们大吵大闹,夜里无人能管。这件事让他认识到,很多事情都不是像看上去那么简单,不能上来就指手画脚。解决问题要用心,要讲究策略,要学会融通。

“支教一年让我真正开始学着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面对困难、不顺心,抱怨是没用的。”一年支教生活让光华管理学院毕业的胡江成熟了许多。想想支教地恶劣的生存环境,想想孩子们艰苦的学习条件,想想乡村教师的坚持与坚忍,在今后的生活中还有什么坎坷不能跨越呢?

支教团成员们这样总结支教的感受:“我们是来支教的小老师,而人民则是我们认识国情、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大老师。感谢支教一年所给予我的一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