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家理科基地结满改革硕果

坚持“三个代表” 振兴基础科学
2003-07-1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浙江大学化学理科基地正式批准于1994年(原杭州大学),1995年开始招收基地班学生。在基地的建设和改革中,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关键。1999年我们在原浙江大学化学系多年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四大化学”教研室体制,并结合学校的岗位聘任工作,全面实施了“系管教学”的新型运转机制,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基地的各项改革和建设工作。

在新的教学管理体制中,我们将参与教学管理人员的职责与岗位级别挂钩,在全系范围内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将岗位津贴与职责相结合,有效地保证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参与教学管理,为深入开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奠定了基础,目前运转正常。

在新的体制下,如何对教学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曾一时成为我们面临的新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掌握一些规律,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这些措施或制度包括:督导制、课程负责人/实验中心主任听课制、考评结果与岗位聘任挂钩。上述一系列措施吸引了一批优秀的教授和副教授在本科教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成为我系教学改革的一支骨干力量。

浙江大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专业点的前身系原浙江农业大学生物学国家理科基地,是1996年10月和中国农大、华中农大一起被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三个农业院校生物学基地。基地于1997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届基地班学生。1997年我们提出了生物学基地班学生的培养模式,即采用二年半的基础段学习加一年半的专业模块培养的形式。在打好扎实的数理化、外语和计算机基础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思维。在二年级结束后的暑期,就安排基地班学生到各研究所(室)进行4-5周科研实践,实行导师制;同时在第五-六学期安排一次系统规范的读书报告,培养从事基础教学与科研的能力;第七学期,全面进入专业模块学习,由各领域的教授讲授前沿性的课程,最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研究。

浙江大学数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于1991年设立。十多年来,我们最大的收获也是对数学教育改革认识上的不断提高。我们的结论是,基础性课程不应与应用性课程对立起来,技术性的东西不宜过早、过多地放入教学计划。

基地设立以来,我们特别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涌现了一些特别优秀的人才和苗子。浙江大学以“数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数学模型》选修课,积极开展数学模型竞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6年以来获国际特等奖一项,一等奖多项,特别是近两年,所有参加国际比赛的六个队全部获得一等奖,是全世界参赛高校全部荣获一等奖的唯一学校。“数学建模课程建设与实践”获2000年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2001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是浙江大学本科教学的标志性成果。

浙江大学心理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也进行了培养模式的大幅度调整。改变以往专业基础课只在低年级开设的现象,增设适合高年级学生基础理论课;注重各课程间内容上的联系,加强学生对认知科学、心理学科、心理科学和自然科学关系的整体认识;注重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交叉性,加强学生的理科基础与人文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实验教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科研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