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现实生活的悲剧美

2003-07-23 来源:光明日报 谭运长 我有话说

有时候人们会惊讶地发现:现实生活竟比文学作品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句话说“文学摹仿生活”,而在某种情形下,现实生活却像在摹仿文学艺术,它的情节结构仿佛经过精心的设计,它的人物性格和环境氛围,仿佛经过一只无形的手着力刻画和渲染,而这些“艺术化”的手法,竟比最高明的艺术家还要高明。于是,现实生活本身感染人、震撼人,像最好的文学作品一样,给人的心灵带来净化,与现实生活相比,好莱坞最精妙的电影也显得苍白无力了。悲剧艺术要引起恐惧和怜悯,而哪怕是像《泰坦尼克》这样的好莱坞精品,引起的恐惧和怜悯也无法和“9·11”的现实生活相比。面对这样的生活,艺术家势必要以最谦卑的态度,诚实、深入、严肃、完整地了解、记录、报告它。各种讨巧的手法和技巧是没有意义的,他只要做一个忠实的书记员。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报告文学,这一非虚构的文学体裁,才具有了天然的合法性。多年前反映地震灾害的《唐山大地震》,我认为是迄今为止能够最充分地体现报告文学的体裁特点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今年发生在中国和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非典型肺炎”疫症,以及中国人民在面对这一突发性灾难时所进行的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斗争,就是这样一种本身具有艺术美的现实生活。而来自广东的作家徐南铁的《“非典”的典型报告》,是我看到的第一部全景式地描写这场斗争的大型报告文学作品。作家正是用了被感动、被净化的心灵,虔诚地面对着他的素材:疫情发端和演变的曲折过程,媒体和群众恐慌和忙乱的气氛,医务工作者、专家、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英雄群体慷慨而崇高的精神品格,等等。全书洋溢着悲剧美和崇高美,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升华。作者并没有应用某种特殊的文学手段去着力地将素材“艺术化”,可艺术感染力却比许多文学作品强烈得多。

许多医务工作者在谈到非典这段日子时,不约而同地用了“撕心裂肺”这个词。对他们来说这实际上是一场酷刑,就像“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为了拯救众人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煎熬。受难和拯救是一个最古老的悲剧主题,显然,以他们为主角的这场灾难和斗争本身就是最好的悲剧艺术。悲剧之“悲”并不是简单的悲哀、悲惨、悲痛、悲观的意思,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在某种非同寻常的情境下,生命力受到阻碍,人类在不可预测的命运之手中显得软弱和无助,由此引起恐惧和怜悯,这使人们的情感得到净化;另一方面,人类生命在非同寻常的情境下迸发出非同寻常的力量,在与自然和命运的较量中挺身而立,这种英雄主义品格产生崇高美,使人奋发兴起,精神凝聚。所以,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美,是一种最高层次的艺术美。

非同寻常的悲剧情境是如何产生的呢?被视为英雄的主人公总有一个对立面,也就是反角,代表着自然之中的邪恶力量,它会充分利用主人公的性格弱点,利用某种特殊的环境,同时也利用冥冥之中的命运之手,通过曲折的、有一定长度的情节,一步步把主人公推向悲剧发生的情境。在非典肆虐和抗非典斗争的现实生活中,医务工作者、医学专家、各级领导和生命力受到考验的广大人民群众,就是一个英雄的群体,而与这一悲剧主人公作对的反角,就是那躲在不可知的地方不断发难的非典病毒。由于我们的主人公本身存在着失误和性格弱点,也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如人口众多、人员流动大,而且恰恰处在人口大流动的春节前后等)因素,更因为无可选择的命运,非典把我们推到了众所周知的悲剧情境。在《“非典”的典型报告》里,非典病毒就是被人格化的一个反角,它就像火山熔浆,在地下某个神秘的地方运行,等待着爆发的时机。最初在广东佛山和河源的病例并没有形成爆发,而后来发生的种种曲折,使事件演变成了一个有相当长度的复杂情节。作者把非典病毒比喻为一个借债者,起初借一笔小钱,然后又及时地归还,以便麻痹你,再向你索取更大的债务。

非典这个反角还有一些同盟者,比如谣言和恐惧。在非典时期,各种各样的谣言满天飞,许多财富的追逐者趁机哄抬物价,导致市场的恐慌性抢购,发了一笔畸形的“国难财”:由于谣传熏醋可以杀死病毒,一瓶平日售价6元的白醋卖到了100元,连一些发廊也大量购进白醋,和洗发水摆在一起高价出售;后来又有谣言说绿豆可以预防非典,于是又引起了新一轮的抢购和涨价。恐惧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疾病,甚至到了比非典本身更可怕的程度;由于恐惧,许多地方禁止来自疫区的人和物资入境,导致全国统一市场分割,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受到破坏。这一幕幕的“人间喜剧”,虽然给人滑稽的感觉,然而正是悲剧进程中的插曲和过渡,对悲剧的崇高美形成必要的反衬。——有哪个作家能虚构出这么精到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非典”的典型报告》里,作者在每一章的开头都用一首诗歌作为引子,全书结束的时候又有一首长诗。这个形式上的小心思也是很有意思的。古希腊悲剧的演出一般都有一个唱诗班,在每一幕开始的时候进行一番合唱,在全剧结束时再来一个大合唱。对悲剧表现形式的尝试,不知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为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