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推进新闻宣传“三贴近”

2003-07-24 来源:光明日报 黄少萍 我有话说

新闻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三贴近”,新闻宣传才能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最大限度地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

新闻宣传要坚持“三贴近”,切实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就必须努力做到:

1、要“顶天立地”。我们的媒体是党的喉舌,是“发言人”,要准确及时地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同时也是人民的喉舌,是“代言人”,表达人民的意志。“发言人”和“代言人”的双重角色,决定了我们必须“顶天立地”:天,即坚定地讲政治;地,即具有强烈的群众观点。“顶天立地”要求新闻宣传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声紧密结合起来,把“我们想说的”和“群众想听的”统一起来,努力寻找报道党和政府的工作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联度,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让人民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用准确的新闻信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知情的欲望。要求善于抓住媒介和公众的契合点,融通新闻舆论和公众舆论,努力把人民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主流媒体上来,不断提高主流媒体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声望,增强人民群众对主流媒体的依赖度和信任度。要求新闻工作者时刻想着自己的服务对象,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直接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研究群众的情绪,反映群众的要求和愿望,满腔热情地探索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表现形式。

2、要有“政治家的头脑、艺术家的手法”。政治性和可读性,是新闻宣传的生命和活力。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指导,可读性就成为无意义的东西,甚至成为有害的东西。反之,如果没有可读性来表现,就会削弱政治的作用。政治性决定可读性,可读性服务于政治性,又影响政治性,表达政治性。在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新闻宣传要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就不能不大力改进文风,提高宣传艺术。要切实改进文风,坚决反对新闻八股,改变语言概念化、结构公式化、报道形式化和内容机关化的状况。善于从会议文件、发言、交谈、活动中,发现、挖掘出受众关心的有报道价值的新闻或新闻线索,“不编材料,不听空说,去找实事”。只有上面的精神、群众(受众)的关注,再加上事实,这三点成一线时,新闻报道才能打响,读者才爱看,才能传播开。要多采用那些鲜活且又富有人情味和个性的语言,那些从群众口语中采撷来的有生命的词汇,那些表现时代和事物特征的新鲜语言,那些让人读起来流畅上口、听起来形象、生动感人的话语。要善于把握社会脉动,了解群众需求,洞察审美时尚,分析观赏心理,研究文化市场,捕捉社会热点,努力去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让我们的版面、频道、节目充满正气、朝气、锐气、大气、灵气,使群众感觉我们的媒体可读、可近、可信、可亲、可敬,用更多站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优秀作品去赢得群众、赢得市场。

3、要研究社会心理和发展趋势,形成广泛的舆论号召力和感染力。新闻舆论的影响力,不但要有主流意识形态的支撑,而且要有人民群众的心理依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体制转型期,群众的、群体的、阶层的社会心理会深刻地影响舆论引导。新闻宣传的内容和形式都要随着社会心理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当前,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呈现新的特点,社会思潮与社会风尚、生活方式发生新的变化,群众需求出现多元化、多层次、多变量的趋势,迫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一些重要问题。对于新闻主管部门来说,如何遵循意识形态规律、新闻内在规律和传媒市场规律,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是今后很长时间内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对新闻媒体来说,要推进舆论引导对象的分析,把握需要回答的重大课题和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推进舆论引导方法分析,梳理网络时代舆论引导的新变化,探索主流新闻媒体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推进舆论引导效果研究,从受众角度研究舆论引导的效果,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方法;推进舆论引导策略研究,研究如何使宣传舆论与口头舆论更好地吻合,从舆论战略的高度提出一系列对策。总之,要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努力研究先进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从多角度、多层面,用多渠道、多形式来贯穿和体现主旋律,实现多样化。

4、要紧紧抓住受众市场,为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壮大开辟空间。新闻媒体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是事关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能否得以巩固的大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发行量和覆盖面就是政治,市场份额就是政治。这些年,传媒竞争方法发生了显著变化:已经从版面革新到整体重组,从好看的故事到有用的信息,从努力迎合到有力引导。信息有用的标准也在变化,不再是简单的服务性信息,更大程度上是那些能够帮助读者分析、判断当今世界复杂变化的信息。许多媒体在新闻改革中提出了“加深”、“加重”的要求,增加了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新闻分析和新闻述评。新闻报道由过去以反映事实的“时态”为主,变为事前预测、事中反映、事后反馈的多层次的报道结构;由过去的单纯报道事件模式,转向提出问题、增加解释、开掘深度的模式。这不仅仅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而更重要的,展现了新闻的“有效性”,反映了当代新闻的一个基本倾向。这些变化,对新闻媒体和新闻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激烈竞争中,能够胜出的媒体,是对信息的总体判断、加工能力更强,信息利用方式更有效率,见识高人一筹的媒体。能够胜出的人才,是在众多的信息面前,能理出头绪,能把众多信息迅速组织成为有效信息,能把众多想法迅速组织成为有效想法,在关键时刻一语破的,一针见血,洞察深远,应对得当的人才。这说明,知识经济时代,理论素养越来越起主导作用,人的自我调整非常关键。新闻单位应该成为学习型的组织,从领导班子到采编人员,都要有自我学习、自我调整、自我成才的紧迫感。新闻队伍需要越来越多政治可靠、业务精通、懂宣传、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作者为中共福建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