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985工程看高层次人才培养

2003-07-2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丰捷 我有话说

朱宏伟,清华大学机械系1998级直博生。在2002年5月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题为《直接合成超长单壁炭纳米管》的论文。

姜开利,清华大学2001级物理系在职博士生。2002年10月24日,他同样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著名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论文《纺连续碳纳米管线》。

数月之内,清华大学的两位博士生相继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清华上下为之振奋。

值得振奋的不仅仅是清华。1999年,旨在加速推进中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的“985工程”启动以来的4年间,首批获得重点支持的9所高校相继把高层次人才培养列为工作要务之一,人才培养成就卓著——

北京大学,学生结构近年来发生显著变化。研究生从1998年的4463人增加到2001年的10718人,其中博士生人数增加了约2.5倍。目前,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达到1.2比1,北大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明显提高。

清华大学,博士生、研究生质量稳步提高。截至目前,清华已授予博士学位2794名,其中近三年为1002名,占36%;博士生在学期间人均发表论文由1998年的3.9篇增至2001年的5.6篇;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学术影响力逐年提高,2001年全校发表的SCI论文1399篇,其中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超过42%。

上海交大,在“稳定本科生,重点发展研究生”方针的指导下,研究生总数从2000年的5565名增加到了2002年的9400名。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SCI、EI检索源刊物发表的论文占全校的50%以上……

这些中国高校航母在实施“985工程”、倾力培育符合时代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而每一个探索都离不开创新——创新自己,扶植他人创新。一个又一个意在创新的探索,令人振奋,发人深思。

创新——观念为先

2002年8月14日,清华大学校务会通过了《清华大学2001—2005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和广泛深入的研讨,清华把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加速建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通过创新科研培养创造性人才。

在这份正值创建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引领清华大学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清华大学提出,以拓宽基础、优化知识结构为原则加强研究生学科基础课程,以加强综合训练强度为原则整合研究生专业课程,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内容新颖的课程体系;重点加强各个学科以及学科交叉的优秀课程的建设。此前,清华曾经明确提出,博士生培养是教育的龙头,为此他们提出一个口号:博士生要在“研究中培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皓明强调,对博士生而言,关键要看他是否有创新的成果。

事实上,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众多知名高校都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复旦大学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多途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他们计划重点建设100门研究生课程,以为研究生开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学位基础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条件。目前,第一期投入的54门课程已通过中期考核,师生反映良好,第二期的43门课程也已通过评审并投入资助。同时为促进研究生教育向国际化迈进,学校鼓励主讲教师用英语讲授学位课程,目前全校已有60多门研究生学位课或学位基础课开始采用双语教学。

而在南京大学,厚实的基础理论、广博的知识面是他们构建创新人才素质的基石。学科交融的培养方式为大批有才华的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为他们创造了许多自主选择学习研究方向的机会。针对研究生层次较高,研究能力较强的特点,学校鼓励一些院系与对口的研究所采取课程互选、导师互聘的做法,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为研究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新——制度保障

在清华研究生院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博士生的论文送给3位专家评审,其中一位专家的意见迟迟未到。而当答辩委员会通过这份论文后,这位专家的意见才到,结论是否定。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这份论文送到第四位专家手上,得到长达6页的否定意见。学校又把这份论文送到第五位专家手中,结论是否定有理。最后学位委员会作出结定:让这位博士生在两年之内修改自己的论文。

这就是制度的力量。2001年秋季,清华加大了博士学位论文同行专家隐名评审工作的力度,以保证在更大的范围内博士学位论文学术水平评阅的公正性,从而有效地遏止了选题水平低和论文中存在重大错误论文的答辩。与此同时,清华坚持对新建学科点的博士学位论文全部进行隐名评审,以保证新学科点的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围绕博士生培养中“创新”和“质量”两个主题,近年来清华从调整招生政策、建立高质量导师队伍等方面入手,加强研究生主要培养环节建设,提高他们的创新水平。而为了确保培养质量,从课程、开题、资格考试、中期评估、毕业前3个月的最终学术报告,一直到毕业论文的匿名评审,博士教学培养的6个环节清华都有严格的监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清华大学正在加大跨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力度。对体现学科交叉的原创性选题方向,学校要求在招生指标、选拔机制以及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的经验,制定跨学科培养和学位授予的试行条例。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大学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对研究生培养体制的大力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实施了招收直攻博士生、硕博连读、压缩学制等一系列措施,改革了论文抽查的办法,增加了论文答辩前的评阅阶段抽查和校级评审前对有争议博士论文的抽查,并于2002年初开始全面实行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和导师在答辩中回避评议制度。同时,学校制订了“关于设立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及实行岗位津贴制度的实施办法”,加强了学校教学科研力量,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1999年以来共有30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优秀博士论文数居国内高校之首;获得40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资助,居全国高校之首。

上海交大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复旦大学为拓展研究生视野,鼓励名教授面向全校研究生开设跨一级学科前沿知识选修课;南京大学建构名课、延请名师——毋庸置疑,创新的制度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坚实的保证、更深厚的土壤。

创新——环境支持

胡柏星现在已经是南京大学副教授了。在南大读研究生的时候,他就参与了重点科研项目“水煤浆添加剂”,毕业后他将这一研究拓展到应用领域,结果使该项目列为国家科委火炬项目,进入工业化生产,并在一些大型企业广泛应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4亿元人民币。他的成功得益于南大学生创新基地的构建,以及对学生进入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项目的鼓励措施。在南大,学校鼓励学生把学习与兴趣结合,与前沿课题接轨,与社会需求挂钩。

“对学校而言,学生创新是第一位的。学生只要有想法就支持,用新的学术动向去刺激学生的思维。”这是清华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皓明一再强调的。在宽容的氛围中成长,清华的研究生们对此感受越来越深。去年3月,清华大学设立了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博士生走上讲台讲解自己的科研成果,到去年10月,参与论坛的博士生(包括少量硕士生)就达到了1415人。与此同时,清华极力邀请世界级高水平学者来校讲学、报告,目前已先后有3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走上清华大学的讲台。此外,学校还设立了多项基金。“博士生科研创新基金”,鼓励和支持博士生自己提出学科前沿的创新课题,一年总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第一批有40多人申请,最后十几个立项;“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由学校提供国际旅费,支持博士生参加所在领域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提高学术水平,2001年出国交流的有400人次;“博士生网络基金”为博士生通过互联网与国内外同行学者交流以及获取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信息创造条件,鼓励学生阅读一流大学的博士论文,学习同辈最先进的理念。

“学校创造这些条件,并不要求学生一定取得成功。学校希望给学生创造一个宽容的氛围。更关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否能得到好的想法。即使失败也没有关系,只要提供相应的数据,总结经验有所得就可以了。”陈皓明副院长的话耐人寻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