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条信息救活植物“大熊猫”

建言献策 为政府与百姓间架起感情桥梁
2003-07-2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2003年6月,科研人员经过对江西东乡野生稻的刻苦研究,攻克了水稻无性繁殖、杂种优势多、代利用等世界难题。当地乡亲听说后,乐得合不拢嘴。据悉,东乡野生稻不需要重新育秧,像韭菜那样割了还长,长了再割,被誉为“傻瓜水稻”;它还被人冠以野生植物“大熊猫”的美誉。

专家介绍,普通稻种的螟虫害损失率高达20%,而东乡野生稻具有天然的抗螟虫能力,损失率仅为1%—2%。它不但省了农药上人力、财力的投入,还没有农药污染。它的耐旱性也很强,50天没水仍可存活,将它向水资源缺乏的中西部地区推广,意义非常重大。再有,它的有利基因仍待开发,极有可能,东乡野生稻给世人带来一场绿色革命。然而,人们不知,在发现它价值的过程中,还有一段“转危为安”的经历……

人们以前把一米多高的东乡野生稻叫“公禾”,千百年来,一直把它当作喂牛的野草。1978年,从农校毕业分到江西省东乡县岗上积镇东乡、当农技员的饶开喜,看到大片绿得可爱的“公禾”时想,它会不会是野生稻?当时,他将这一猜想反映到水稻研究部门,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1978年夏,娄文征等专家来到岗上积镇,经鉴定,认定“公禾”确是野生稻。

1982年在全国野生稻资源普查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30多位专家来到东乡考察,确认它是世界科研价值最高的野生稻,这一结论立即引起世界轰动。东乡野生稻蕴含着丰富的有利基因,将对研究水稻起源和今后水稻杂交有着重要意义。

但此时,对东乡野生稻的研发,还仅限于农业专家。由于人口增长、放牧、开荒等,加上许多旁生物种在野生稻周围疯狂蔓延,大大排挤了野生稻的生长空间。东乡野生稻原生地由9个减到3个,面积由4公顷减到0.1公顷,处于濒危状态。

2001年春,民进江西省委会获知后感到,保护东乡野生稻刻不容缓。他们到农科院考察后,立即将信息及时反映给了全国政协、省有关部门和新闻界。消息传开,中央和当地许多报刊纷纷载文呼吁拯救植物“大熊猫”。不久,江西省副省长孙用和看到省政协信息后,当即作出了重要指示。不久,东乡野生稻被纳入国家“863”计划。(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