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郝晓地:学术评议应拒绝“黑票”

2003-07-2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炳升 我有话说


个人档案

郝晓地甘肃省兰州人,现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工程系教授,2000年获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博士学位,国际水协(IWA)注册会员。出版专著《可持续废水生物营养去除工艺模拟优化》,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大会发言。

记者:你游学欧洲各地,见多识广,我们和国外的科研差距究竟有多大?

郝:差距不小。在国内看不到原始创新成果,一有好苗头,大家一哄而起,低水平重复,与国家倡导的实施创新相差甚远。最为严重的是“学术腐败”,科研队伍中个别“害群之马”弄虚作假,巧取豪夺,公然剽窃他人著作。

如果从我国各科研院所、大学教授、研究员的数量看,和任何国际上一流大学、研究机构不相上下,可是,两者的科研成果相差十万八千里。就拿现在最流行的指标SCI收录的论文数来说,我国发表数量最多的某大学,每年也只有500多篇,而同在亚洲非英语国家的日本东京大学每年高达4万多篇,从中不难看出差距。

记者:你刚才提到“学术腐败”问题,这也是近年来曝光频率最高、群众最为关心的话题,其原因是什么?

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里有极为复杂的原因。除了科研人员个人受浮躁情绪、治学不严谨以及名利思想的影响之外,还与近年来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以及不尽合理的科研管理、学术评价体系有关。

记者: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和学术评价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是否有误导?

郝:科研工作不能急功近利。现在我们实行的课题经费与个人利益挂钩,对科研的长远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比如课题经费和个人报酬、职称、分房等有关,必然造成了对项目的追捧,尤其是那些名利双收的项目大家更是趋之若鹜,而对那些影响国计民生,可又是难啃的骨头,大家就三思而后行了。另外,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也不健全,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个人的左右,在学术评议、项目评审乃至课题评奖中,难以做到公平和公正。所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玷污了神圣无暇的科学。

记者:现阶段,学术评价体系应当如何进行改革?

郝:我认为,首先要净化科学研究环境,其次要在科研工作者中树立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研究要有经费,可是,科研工作者所能获得的科研经费少得可怜。即使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平均面上项目资助强度为10多万人民币,中标率只有十分之一。僧多粥少,竞争相当激烈。正因为如此,在各级的科研立项、项目评审中才要倡导公正、公平。杜绝有些部门有些人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法。国外也有“学术腐败”问题,可是,国外纯洁学术环境及监督管理机制等比我们要科学得多,他们净化科学研究环境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吸取。

记者:在科研立项、项目评审中,有哪些方法可以保证公平和公正?

郝:体育界反对“黑哨”,学术界一样也应当拒绝“黑票”。学术裁判的权力要透明和公开。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

目前,在评职称和各种学术评奖、评优、决定立项等方面,一般由学术委员投票决定,也就是行使所谓的学术裁判的权力,采取的都是秘密投票的方式。这样,有可能把本来学术评议应代表的学术水平、体现学术公正的投票,变成行使个人意志的工具。在秘密状态之下,有可能出现可操作性,给人以可乘之机,从而导致“黑票”。于是,出现了职称评定不公,奖项评定失正,项目分配失衡,甚至贪污受贿、拉帮结派等种种怪现象。为此,我建议将学术评议由秘密改为公开。同时,建立起对学术评议者的监督机制。尽量创造出较为公开和公平的学术竞争环境,以提高我们整体的学术水平。

相关链接

科研课题、成果鉴定要与效益脱钩

现在的科研管理是严格的5年计划管理,除去总结评审、统计时间,真正干工作的也就两年时间;如此紧密地和经济效益捆绑在一起的评定,难免产生快拔萝卜不洗泥甚至导致“学术腐败”。有人提出: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有这么多的评审、评奖,也没有一个国家的科技人员像我们这样收入低,把成果鉴定、评奖与经济利益彻底脱钩,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必须要保证科学的严肃性。针对这些现象,早在1993年邹承鲁等14位院士就曾呼吁尽快制定《科学道德规范法规》。他认为,对于搞学术腐败、败坏学术风气者,要勇于曝光,对于知名人物同样应予曝光并严肃处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