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市场化运作激活周口文化产业

立足文化资源 实施品牌战略
2003-07-26 来源:光明日报 李泽功 刘成华 我有话说

本报讯历史上曾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美誉的河南省周口市,近年来把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积累作为得天独厚的文化产业资源,运用新的经营理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打造“戏剧之乡”、文物旅游、民间艺术和古玩书画四大品牌优势,促进了文化资源潜力向文化产业实力的转变。

周口戏剧艺术种类繁多,素有“戏剧之乡”的美誉。近年来,他们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戏剧精品不断涌现。周口市豫剧团创排的大型都市风情剧《都市彩虹》继夺得河南省第九届戏曲大赛金奖之后,又被河南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幸运十点钟》,并已列为河南省参加全国“五个一工程”评奖的作品之一。为进一步繁荣戏剧表演艺术,周口市有关部门加大了对民营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非国有资产投资艺术表演团体等文化事业。最近,在周口市建团50年、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活诸葛”的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生前所在的河南省越调剧团,与全国名酒生产厂家之一的宋河酒业集团正式“联姻”,两个在全国颇具声誉的品牌优势互补,为该市其他的文艺团体实现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转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周口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都曾在这里繁衍生息。为进一步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他们围绕文物资源异常丰富的淮阳、鹿邑、川汇,重点做好“三点一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在今年举行的淮阳伏羲皇故都朝祖会上,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接待国内外游客300多万人次,带来了60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

周口市民间文艺有40多种,其中仅表演类就有龙灯、狮子、高跷、旱船等20多种。当地文艺工作者在保留原有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对这些民间文艺不断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新。在2001年全国舞龙大赛中,他们排演的“锣龙”获文化部最高奖“山花奖”。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许多民间艺术团体带着盘鼓、高跷、旱船和花轿等拿手好戏到北京、南京、杭州、深圳等大城市去闯市场,同时也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民间艺人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胆量,有的人甚至把绝活练到了国外,使得古老的民间艺术这朵奇葩在异国他乡闪烁出璀璨异彩。

以书画带文化、以文化促经济,周口市为艺术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全市已拥有国家级书法家21名,国家级画家8名。书画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群众收藏意识的逐渐增强,带动了周口市古玩书画市场的日趋活跃。据统计,全市经营古玩书画的门店商户有百家之多,其中仅川汇区就有古玩书画市场3个,经营门店60余家,近代大师级画家如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等的绘画精品在该市均有收藏,周口已成为全国古玩书画四大收藏基地之一。该市书画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古玩书画市场经营的规模化被全国文化界誉为“周口文化现象”,成为周口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把握“新质生产力”概念的理论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