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现代文明 拒绝噪声

有话想说
2003-08-01 来源:光明日报 王建明 我有话说

中国人崇拜声响有着历史渊源,因其惧怕山崩地裂之声,继而以鼓乐齐鸣祭祀天地鬼神,制造声响就成了传统。好像声音越高越响,就越能显示其强大,比如,上阵要擂鼓呐喊;干活儿要劳动号子,节庆要燃放鞭炮……最典型的要算长坂桥上张飞的几声断喝,竟然让曹兵心胆俱裂,百万雄师落荒而逃。这虽是小说人语,但声高嗓门儿大的威力依稀可见。

崇拜“高声”的现象,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心理惯性,并在无意中代代遗传,而且这种遗传在当今社会仍举目即见。买卖人比的不是质量和服务,而比吆喝、比音响,好像谁制造的声儿高,谁的东西就好;只要餐桌上能凑上几个人,顿时划拳劝酒、吆五喝六声就能把屋顶掀上天,其他顾客就别想吃好这顿饭,而且什么山珍海味也别想堵住那几张嘴;深更半夜你在胡同或楼下打牌就打吧,他非得一边打一边扯着嗓门满嘴“零碎”地为自己助威,结果是他不睡谁也就别想睡;即便俩人在大街上吵架,比的也不是谁有理,而是比嗓门,就连看热闹的也觉得谁的嗓门大,谁就有理……

如今现代文明社会已将“高声”划为噪音,无视他人存在的高谈阔论就是一种生活陋习。尽量不出高声去干扰别人,被公认为是现代社会新的美德。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国家比我们要明白得早,在那里的公共场所,几乎让你不知道什么叫大声喧哗。据说,瑞士有的火车为照顾不同旅客的习惯,还特意辟出“无声车厢”,在那里,你可以闭目养神可以看书、欣赏窗外风景,唯独不能说话,因为别人需要得到尊重。

但愿越来越多的同胞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共同创造一个人人受益的、新型的、良好的生活环境,不然,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法律法规的不断细化和完善,谁若再坚持制造不和谐之音,就将付出代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