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黑龙江双城赶着奶牛奔小康

2003-08-03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朱伟光特约记者 齐光瑞 我有话说

本报讯“奶牛的肚子是银行,家家住上小洋房。”这形象化的俏皮嗑儿,如今已经成了黑龙江省双城市团结乡育仁村的真实写照。全村200多户人家,养了1000多头奶牛。短短几年时间,这些貌不出众的“牛魔王”就将一个全是茅草房的穷村变成了家家盖楼房、户户精装修的富裕村。而育仁村仅仅是双城市383个行政村中的一个,据不完全统计,该市200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987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807元,列为黑龙江省67个县市之首。

大农业——大玉米,一直是黑龙江省双城市引以为自豪的产业。全国第五名、黑龙江省第一名,这个成绩连续保持了10年,那时候真是“大玉米,一片片,收到家里堆成山,亩产千斤夺高产,铁杆庄稼定江山。”

然而,市场无情。1995年,玉米价格由每公斤的1.40元竟一下子暴跌到0.40元。从峰尖到谷底,这无情的市场犹如带冰碴的冷水,浇得双城人有些不知所措。

幸好1990年,他们成功地引进了世界著名的大企业——瑞士雀巢公司,日处理鲜奶1000吨的养牛产业,让双城百姓多少有点慰藉。痛定思痛,他们决定举全市之力发展奶牛乳品产业。这新的定位,让他们抓住了市场机遇。雀巢公司又投资6亿元将厂区两次扩建,由日处理鲜奶能力100吨上升到1600吨。这就使得双城农民的养牛量大幅增加至13万头。13万头牛,年可过腹转化玉米3.5亿公斤,消化玉米秸秆7亿公斤,市财政每年收入能达到2.4亿元。

“要想致富快,就得产业带”,这个口头禅是双城人养奶牛得到甜头后所总结出来的。正如市委书记李学良所说:“加快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大优势,就得靠产业拉动。”

在十六大以后,他们又提出了“大农业—大畜牧业—大加工业—大市场”的产业化格局。全市上下齐动员,对龙头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发放收费项目“明白卡”,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并努力形成企业、基地、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利互惠、相互促进的机制。一时间,晨曦乳业、元太祖乳业、台湾旺旺集团、浙江娃哈哈集团等131家大中型企业纷纷落户双城。

李学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奶牛产业让百姓走上富路的经验让我们感到:只有靠诚意,去招商引资,借外力去发展我们自己,这样双城的产业才能上规模,税收才能上档次,也才能把我市的资源和外部的资金结合起来,实现双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