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继承优秀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2003-08-05 来源:光明日报 张岂之 我有话说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虽历经风雨沧桑,但总能克服困难,不断前进。她的历史、她的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劫难而奋发图强,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和生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当前,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孕育出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核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精神;其支撑点是自强不息的开创精神、艰苦奋斗的自立精神。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众多的民族共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融合,培育发展出团结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多次分裂,但与统一相比,其时间毕竟相对短暂。由于统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绵延不断,国家的尊严和独立得以维护,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不断发展。

中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努力开发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于周边地区,这些地区与汉族聚居的中原地区(黄河、长江中下游流域)相比,自然地理有较大的差别。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使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同中原地区的汉族互相交流。这种经济上的联系,形成了自然的凝聚力。追求统一,始终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在古代,一直存在着众多的民族文化,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各民族冲破山河阻隔,一直进行着密切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各民族交往、团聚和统一的过程,也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由此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心理特征。

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是将分散的部落融合成统一的民族,促进本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的是英勇抵御异族的侵扰,保卫本民族的家园和生命财产;有的是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完整。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这种精神汇合成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

中华民族素来以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著称于世。“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与命运的顽强搏斗和抗争,培育出艰苦奋斗的自立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还表现在一些有识之士身上。早在先秦,就有了治国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比喻。这种精神,又被古人概括为“居安思危”。《易传》上有一句名言:“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就是要求统治者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陶醉于胜利的欢乐,应具有忧患意识。孔子也有忧思。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在他看来,道德教化不能普及天下,正是他的忧思所在。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的《离骚》,更是忧患情怀的杰作。宋代政治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这样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忧患意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民间有着深厚的根基。长期的历史熏陶,使广大人民群众养成了以勤俭为荣的风尚。历史上世代流传的家训格言,充满了这方面的内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成为中华民族陶冶性情、磨砺人格的重要环节,而且逐步扩展,从个人到家庭再到国家,艰苦奋斗被看作立身、立家、立国的根本。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将艰苦奋斗精神和追求民族独立有机结合起来,在个人修养和国家命运的结合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倡导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今天,我们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更应将悠久历史岁月所凝聚的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提到新的高度,并努力加以实践。特别是当我们的事业取得伟大成绩的时候,就更加需要提倡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爱国主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三个方面,是中华民族精神最主要的内容,是我们全面推动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精神依托。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中,中国历史上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基本形成,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又经过不断充实、发展和创新,逐渐成为一种激励民族奋发向上的强大力量。从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到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再到荀子的“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从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到东林书院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再到顾炎武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都在丰富和发展着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每个发展阶段,都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激励和引导。

民族精神还表现在为国为民辛勤劳作、不辞劳苦、廉洁奉公、洁身自好等方面。从大禹治水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开始,这种精神就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之一。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以身作则,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明代的于谦,在巡抚山西、河南等地时,兴利除害,革除弊政,为官清廉,一尘不染,在蒙古瓦刺入侵、英宗被虏、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沉着应变,不计自身利害,拥立代宗,守卫北京,击退敌人,实现了他“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愿。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铺垫了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民族精神还表现为对事业的执着奋斗、发明创造方面。孔子称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从而创立了影响深远的儒学。西汉司马迁忍受宫刑的巨大耻辱,含辛茹苦,奋笔疾书,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巨著《史记》。这种创造精神,不仅表现在文学、史学等思想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技术发明、济世救民方面。例如,东汉的张衡,致力于天文学的探索研究,发明地动仪、浑天仪等,在技术创新上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北魏的贾思勰,精心总结农业生产经验,写出了《齐民要术》;唐代的孙思邈,以毕生精力研究药理,救死扶伤,丰富了中国医药学的伟大宝库,被民间奉为“药王”;明代的徐霞客,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地理考察事业。类似的发明创造,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这种追求事业成就的精神,使中国的文明得以不断丰富和提高。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中国文化的精华培育了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又促进了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民族精神不但需要弘扬,而且需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所以今天应当弘扬;民族精神还会在新的时代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所以还要培育。弘扬与培育是辩证的统一,缺一不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发展先进文化。民族精神是先进文化的表现,先进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依托。先进文化是促进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提升的文化,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先进文化有其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也是中国优秀文化的演进史。中华民族是在历史的优秀文化中得到培育和发展的。因此,学习和研究祖国的历史文化以及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是我们理解当代先进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历史上优秀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革命的实践、科学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结晶,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对于先进文化学习得越深,就越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其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当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诞生于几千年前原始农业发展时期。经过先民的努力劳作,文化的时代积累,到春秋战国时期,迸发出丰富多彩的原创性文化。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演化出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自身的独创性。她的独创性,以包容性和辩证观最为突出。中国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善于吸取融合国内各民族的文化,也善于吸取外国的优秀文化。中国优秀文化具有辩证观。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对”,即矛盾的对立统一;事物的运行变化都源于“有对”的相反相成;事物运行到顶点,必然向相反方向转化。这种辩证思维是我国古代文化得以发展的源泉,值得我们有分析地加以继承和发展。另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人生价值观和道德教育,重视“做人”的准则,这也是很好的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当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与道德伦理紧密结合的精华。在继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学习研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比较、借鉴各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推动自身的文明建设。人们对全人类优秀文化了解得越多,“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念越明晰,对本国文化就会越珍惜,在根据时代精神加以借鉴和研究上就会更有深度,更有感情。这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当提高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在教育中渗透民族精神。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培育和人格的养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高新科学技术以及较高文化素养的国民。从现实情况看,这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目前整体国民素质有待提高,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能适应产业化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升,城乡、地区间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不均衡性十分突出,这些问题都需要花大力气去解决。国民素质的提高,其中占主导位置的就是民族精神的培育和提高。有了这一点,才有精神动力,才可能提高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