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反贫困”与“返贫困”

2003-08-05 来源:光明日报 彭健 叶龙 我有话说

前不久,一场数十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给我国淮河流域广大农村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尽管目前已经取得了抗洪抢险的胜利,但灾后重建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淮河泄洪区一位刚刚脱贫的农民忧心重重地对记者说:“苦干实干加巧干,一场洪水都完蛋”。这提醒人们,如何搞好灾后重建,做好扶贫工作,并有效防止脱贫人口再返贫依然任重而道远。

所谓返贫困,是指已经脱贫的人口重又陷入贫困,即“饱而复饥,暖而复寒”。这种现象正不断蚕食着我们的扶贫攻坚成果,并已成为我国反贫困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各地的农村返贫率平均达到15%左右,西南、西北的一些地区更是达到了20%以上。某些地区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一两次大范围的返贫困。西北地区的个别省份甚至出现返贫人口超过脱贫人口的情况。

究其原因,自然灾害频繁是一个重要因素,即所谓的“大灾大返贫,小灾小返贫”。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较低,农民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因此,频繁的自然灾害对那些依靠农业项目脱贫的人口有着致命的影响。例如,黄土高原地区、青藏高寒地区、蒙新干旱地区等等。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由此导致了更多的返贫困人口。再如,处于淮河蓄洪区、行洪区附近的乡镇,一旦淮河汛情紧张,就会遭受不断上涨的洪水的侵害,有时被水淹没长达两个多月,时常是水来成湖,水去成滩,十种九空,造成“一年脱贫,一年返贫”。

基础设施薄弱也对农户脱贫的持久性起着多方面的制约作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特别是农业、气象等基础设施的薄弱会直接影响到脱贫地区和脱贫农户的抗灾能力,使农户在频繁的自然灾害面前陷入困境。同时,基础设施薄弱也表明当地的投资环境和经济条件差,由此影响到脱贫户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此外,交通、通迅的落后又会阻碍贫困地区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不仅制约了贫困户观念的更新和对外界信息的了解,而且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和生产技术水平、精神状态等方面。从长远来看,知识与文化水平的高低更决定了脱贫户脱贫的持久与否。

我国扶贫作法中存在的缺陷也是造成初步脱贫人口返贫现象严重的一个原因。《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后,我国的扶贫战略实现了由区域增长带动战略向扶贫到户战略的转变。这本来是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增长目标与缓解贫困目标的矛盾。然而在扶贫实践中,扶贫到户战略在一些地方却受到扭曲,到户到人的扶贫资金往往不能发挥应有的启动生产的作用。有些地方实际上只是给帮扶对象一些资金或实物就完事了,有的地方甚至回到了过去救济式扶贫的老路上。显然,通过这种方式脱贫的农户,经济基础很不坚实,缺少持久脱贫的后劲,很多人还会返贫。

此外,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很完善,相对于城市而言,整个农村的社会保障程度偏低。而贫困农村相对于富裕农村来说,更是处于一种落后、分散的低水平状态。这种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给脱贫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我国农村,农民无钱治病、因发生疾病等意外情况而返贫的现象很普遍。再有,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金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共同负担的,由于贫困地区的集体经济薄弱,个人需交纳的保险金高达90%以上。因此,这种养老保险制度对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户来说实际上不起任何作用。正因为此,对于那些负担系数较高的脱贫户来讲,他们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返贫的可能性自然也就增大了。

没有农村的富裕,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我国的全面小康社会。消灭贫困和防止返贫困现象的发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为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早日解决我国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贫困和返贫问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