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学语文教学:可操作性背后的美学观念

2003-08-07 来源:光明日报 余岱宗 我有话说


孙绍振近年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有过一系列批评,从“炮轰高考”到“中学语文课本批判”,再到直截了当地指出高考试卷中诗歌阅读的“标准答案”其实是“荒谬答案”,其行文之尖锐、用语之苛刻、气势之凌厉,仿佛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根本不像一个年过花甲的资深学者。几年来的高考改革证实了他的许多先见之明,但也有人说:你说中学语文教学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怎么才行?

这一军“将”得好,孙先生也乐意接受这样的挑战,他的回答是这本《直谏中学语文教学》。该书不但收入了原来的批评性文章,而且把大部分篇幅用来从正面做教学观念和方法的操作性阐释。

要把前沿学科的理念和中学语文教材结合起来,简单的图解是没有出息的。在学术领域中,文本分析是世界性的薄弱环节。这不但要对理论娴熟,而且还需要独创的智慧。而在该书中,他居然为中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一套文本解读的可操作性程序。在书中,他提出了9个层次的分析方法:证明和证伪、选择和省略、艺术感觉的还原、情感逻辑的还原、审美价值的还原、艺术形式的还原、历史的还原、流派的还原和风格的还原。光是这些,已是一大创造,但其长处更在于,对每一个层次都有个案分析。

这是他多年学术成果的一次“下放”,是他已经成熟的学术观点的再次亮相(其中显然吸收了西方文艺理论的许多观点),既是高度浓缩,又是一次“大众版”演示。比如,分析鲁迅的《祝福》,抛出的问题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祥林嫂死亡的原因是穷困吗?”。这样的问题,一般的中学老师都可能在课堂上涉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明白这个问题可能抵达的深度。况且,自觉地从这个问题推演出一个普遍的艺术分析方法,与只是自发地从感觉提出问题,是两码事。他通过对祥林嫂“穷死论”一系列探讨,揭示出一系列层层深入的矛盾:“祥林嫂之死,其最悲惨处不在于她物质上的穷困和精神上的痛楚,而在于造成物质穷困和精神痛楚的原因竟是自相矛盾的、荒谬的封建礼教:夫权要她守节,族权迫她改嫁,神权对她加以惩罚。更为悲惨的是,这种封建礼教观念,并不是只有封建统治者才坚信,广大群众也视为天经地义。”如此种种,作者从小说因果性关系探讨,引动读者思考的环节至少7层之多,而且每个层次衔接有力,形成了逐步深化的逻辑链。我想,孙绍振的“个案分析”,即使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教师,至少对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都是有启示的。其他关于《范进中举》、《荷塘月色》、《背影》、《再别康桥》、《死水》、《雨巷》等中学语文课本名篇的分析,孙绍振都保持着他层次深化、逻辑鲜明而凌厉的文风。

孙氏“个案分析”至少有3点启示:一是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矛盾的发现与分析的贯彻到底是关键。孙氏“个案分析”,解剖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但他仍能以新颖的提问角度,使名篇显示出独特的艺术力量;二是中学语文教学具有相当强的人文色彩,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可能像数学那样完全按照逻辑演绎展开,但是,他通过内部的和外部的系统比较来确定其审美位置,相当具有说服力。第三,中学语文的文本分析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微观的背后实际上聚集着种种宏观的学术视野、文化观念。几乎每一个“案例”分析,都联系着一种美学观念。该书或许能够促进一些中学语文教师进入文本“研究状态”,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中学语文教学的积弊。但如果只是模仿他的方法,不清楚方法与观念的关系,终究是难以将这种“可操作性”贯彻到底的。

《直谏中学语文教学》
孙绍振著南方日报出版社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