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项国际领先技术何时形成产业

2003-08-1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徐可 我有话说

屈维谦的心情很不好。经多年潜心研究,他在斩波内馈调速理论和技术上取得突破,但是这项意义重大的研究成果却屡遭不公正待遇,其注册专利被国外某公司剽窃。“希望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尽快将这一国际领先的技术产业化,为国为民造福。”屈维谦急切地委托记者替他呼吁。

屈维谦1982年从阜新矿业学院机电系毕业后,分配到阜新矿务局设计处,1987年破格从助理工程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他沥尽心血研究斩波内馈调速课题,希望探索出一条比国外普遍推行的高压变频调速更经济、更节能的新型交流调速途径。如今,这一课题不仅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性成果,生产出数十台斩波内馈调速产品,而且在调速理论方面取得新发现,创立了“电机调速P理论”。

据了解,我国有逾六成的用电量是被电机消耗的。受电机内部结构等因素的限制,电机在实际工作中,不论负荷大小,都按一定转速运行,从而成为耗电“大户”。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就通过变频调速技术来实现节能。随之,我国也开始引进、推广这一节能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高电压、大容量的电机这一节能主战场上,却暴露出价格昂贵、可靠性差等问题,而且这项技术和主要器件被国外所垄断,致使推广进度缓慢,没有达到预期的节能目标。而屈维谦发明的电机内馈调速技术,在实践和理论上均实现重大突破,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难题。这项技术经我国该领域权威专家陈伯时、马小亮等鉴定后,认定为“我国首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屈维谦告诉记者,他发明的内馈调速技术,先后被国家专利局授予6项专利。最先进的“斩波内馈”属于内馈调速的第三代技术,突出特点是采取了“斩波”方法,实现了数字化控制,使各项技术性能大幅提高,经济成本大幅降低。与变频调速技术相比,内馈调速技术有更节能、更可靠、成本更低廉的显著优点。据山东省电力科学院实地对比测定,内馈调速技术较变频调速技术节能5%—7%;内馈调速技术把控制电机的电压由变频调速的高压(6000V—10000V)降到了低压(500V以下),极大地解除了安全隐患,因而其安全性能更可靠;同时,内馈调速的技术成本较变频调速却降低三分之二,即每千瓦由2400元降到800元。

“内馈调速技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优势呢?关键在于调速理论的重大发现和进步。”屈维谦说。这项被称为“功率控制调速原理”的新理论,修正了180年来传统的指导电机调速理论的一些错误,从而打破了“变频调速是最佳节能技术”的传统观念。由于内馈调速技术更加合理地选择了控制电动机转速的对象,因而其性能更优越、成本更低廉。

斩波内馈调速技术自问世起就屡遭磨难,迄今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1985年这项技术问世时,屈维谦所在单位阜新矿务局作为专利权人、他本人作为发明人进行第一代专利申报,然而就在通过答辩的当天,却因为阜新矿务局没有及时交纳维持费而自动放弃了专利权。

之后,为了将这项发明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屈维谦四处寻求可行途径,其间经历过很大曲折。虽然在这一技术通过国家级鉴定后,原国家科委等六部委曾联合下文要求推广这项技术,但是时至今日,有关部门从没有给这一技术的开发、生产、应用以任何扶持和帮助。就在屈维谦苦苦支撑,艰难创业的时候,却发现国外某公司乘虚而入,不顾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惯例以及我国专利法规,公然仿制他已经申请专利的斩波内馈调速产品,严重侵害了其合法权益。

有关专家认为,屈维谦研制的斩波内馈高压交流调速系统,是具有理论创新、技术突破的高科技节能产品,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国外尚无先例。经多年实践,电机内馈调速技术不仅完全可以替代国外进口的变频调速技术,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垄断,更主要的是由于解决了制约我国机电节能发展中的经济和技术两个难题,使得快速、大范围推广电机节能技术变成可能。据专家预测,这项技术一旦在全国推广,可年节电1500亿度,折标准煤6000万吨,年节电效益750亿元。

专家们建议,国家应在尽快推广内馈调速技术的同时,组织专家对我国科研人员发现的“功率控制理论”加以论证和进一步研究,以保护这项具有民族原创性的高新技术和理论。专家们预测,这项新理论一旦被认可,不仅可以促进电子、电力、控制领域的技术进步,还可以拉动机电制造业的发展。

屈维廉告诉记者,最近,他在www. qmbbt. com网站上,举办“交流调速理论”网上学术交流会。他诚恳地希望各界专家学者能参与讨论和研究,为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尽绵薄之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