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欧全方位合作潜力巨大”

2003-08-1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箴 我有话说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和欧盟关系发展一直节节上升。专家们认为,近年来双边关系“正在驶入快车道”。中欧首脑会晤已制度化,迄今举行过6次,舆论普遍认为这种关系“友好而务实”;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猛,互为主要经贸伙伴;欧盟通过了关于中国的《国家战略文件》,到2006年止,欧盟总共将拨款2.5亿欧元,支持其对华合作项目。

今年的中欧首脑峰会在即,欧盟驻华使团团长安高胜大使日前就中欧合作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安大使表示,中国和欧洲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双方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共识,都赞成世界多极化,都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这些战略共识构成了双方全面合作的基石”。

安大使指出,欧盟历来高度重视发展欧中合作,欧盟同中国的政府间合作项目,经过多年深入、健康的发展,正逐渐超越传统的经援范畴,开始进入司法援助、社会改革、教育、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纵深领域。

谈到合作计划时,安大使介绍说,今后几年,欧盟将加大对华援助的力度和深度,合作项目将根据中国的需要和欧盟自身优势来确定,并首先集中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领域,到2006年将对华合作预算的50%投入这个领域,重点是增强企业能力,以利于中国适应并顺利履行其在世贸组织的各种义务。不仅如此,欧盟还将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中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便最大限度地减轻经济改革产生的副作用。欧盟还将用30%的合作预算,支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项目,以实现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其余的预算将用于协助提高中国政府的管理能力。

对于具体合作形式,安大使强调,与欧盟在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与中国的合作不以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为主要方式,而主要是利用欧盟国家先进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经验,经过提供专家意见,研究考察及人力资源培养等手段,以软性的方式实现“经验共享”。例如,欧盟通过组织专家制定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改善辽河盆地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建议;通过组织研讨会和培训项目,宣传清洁生产,设立清洁生产中心等种种方式,与中国共享其在工业转型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步入了新阶段,这个阶段,经验需求大于资金需求,欧盟国家有先进的知识、技能和技术,愿意同中国分享。”安大使说。

在项目管理方面,安大使指出,欧盟在中国的合作项目管理方式正逐渐本地化。过去,由于项目管理权远在欧盟总部,项目合作的反应能力比较慢,项目核准以及核准后的实施时间往往滞后,影响了项目合作质量;现在,欧盟已将项目管理权下放到北京代表处,以确保管理效率和运作过程透明度的提高。

“中欧关系目前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双边全方位合作发展潜力巨大,并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采访结束时,安大使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表示。(本报北京8月11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