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才“强磁场”是怎样形成的

2003-08-1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蔡侗辰 本报通讯员 韩朝利 孙现富 我有话说

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南国都市广州,有一个被喻为高层次人才“强磁场”的地方:69名国际级、国家级高级裁判在这里安家落户,131名教授、副教授在这里大展身手,147名博士、硕士在这里建功立业。这里,就是解放军体育学院。

在有人惊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难寻、人才难留”的今天,解放军体育学院是靠什么赢得人才、留住人才呢?

爱心凝聚人才方阵

领改革开放之先的广州,开放的环境,优厚的待遇,现代化的科研条件,使一些高层次人才趋之若鹜。然而,地处市中心的解放军体育学院,却面临着高层次人才进不来、现有的人才留不住的窘境。

院党委“一班人”认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军队院校也不能坐等人才,必须打一场人才争夺战。

1996年5月,担任起草中国体育社会科学“九五”规划的刘德佩教授来广州参加体育社会科学“九五”规划研讨会,顺便到华南某大学安排自己的工作,因为他已经和这所大学签约,档案已经从沈阳寄出。

周末的晚上,刘教授在解放军体育学院工作的一个学生邀请他到学院小坐,学院领导得知“情报”后,主动挽留他在学院就餐。

院长、政委两个将军亲自作陪。饭桌上没有宾主之间的寒暄,只有朋友亲切的交谈。“刘教授,干脆来我们院工作吧。”院长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可以啊!”刘教授顺口答话。“好!我们马上给您夫人联系,明天早上飞过来,看看我们的生活环境。”说着,院长拿出了电话。

第二天,刘教授看工作条件,刘夫人看生活环境。满意!

第三天早上,学院政治机关就把调令摆在了刘教授面前。刘教授被这种火一般的热情和雷厉风行的作风所感动,毅然作出了留下来的决定。

求贤若渴出精英。博士李明,刚从日本东京大学学成归来,因旅途的劳累和困顿,病倒在床。当得知李博士住院后,学院立即派了一名教授赶到医院,看望这位学子。听说李博士爱吃椰子,学院领导专门吩咐教授不要忘记带上椰子,以表达他们对李博士的重视。

真诚终能打动人。双手捧过这个从广州带来的椰子,李明博士的眼睛湿润了。一个月后,李明博士来到了解放军体育学院。

爱心凝聚人才方阵。正是凭着这种对人才的特殊感情,解放军体育学院相继引进了博士30多名,硕士研究生100多名,形成了强有力的人才方阵。

倾心搭建事业舞台

“引进人才不是目的,重要的是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人才得而复失的教训让学院领导意识到: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必须一手抓引进一手抓使用。于是,他们先从为人才“搭舞台”做起,为引进的人才提供成就事业的平台。学院建起了一批按照国际标准设计的游泳馆、体操馆、综合馆、军事五项500米障碍场、田径跑道等场馆,完成了能辐射全军的军事体育理论、军事体育医学、军事体育社会科学等研究中心,还紧跟新装备、新技术的发展,建起了程控、光纤、语音、多媒体等12个专修室,兴建了14个实验室。

生物医学工程博士、运动医学专家、我国运动生物学的创建者孙学川,是学院引进的难得人才。他作为国家体委优秀中青年专家、跨世纪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一开始,他还担心到学院后没有施展才能的舞台。然而,学院的做法却令他感动:为了发挥好他的才能,学院建立了我军第一个军事体能训练研究中心;专门为他创建了一个个人实验室;连续3年每年投入100多万元,为他创办起抗眩晕和抗缺氧两个重点实验室,并指定他任这两个项目的总负责人。

科技舞台的搭建,使高层次人才有了尽展才华的舞台。孙学川回报给学院的也是累累硕果:自1999年以来,先后主持承担了总部下达的16个科研项目的攻关任务,其中3项科研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研究通过的《军队体能训练大纲及考核标准》,在军队体能研究、体能测试、体能训练等方面发挥了开拓性的作用,为我军体能训练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培养出11名硕士和1名博士,获得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标题题字沙英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