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院士论坛
2003-08-15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我有话说


袁隆平作物育种专家。一九三○年生,一九五三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一九九五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三年四月十九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宴请袁隆平院士(右三)景廖明摄

编者按应菲律宾总统阿罗约邀请,袁隆平院士今年4月底访问了菲律宾,这也是他第27次访菲。袁隆平为菲律宾杂交水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访问期间,他就杂交水稻发展问题与菲律宾有关方面进行了友好探讨。总统阿罗约及农业部长罗仁索还为袁隆平院士访菲举行了大型记者招待会,菲律宾几家电视台和报纸都作了采访和报道。

目前,菲律宾的大米还依赖进口。去年阿罗约总统访问中国后,颁布了一个发展杂交水稻的菲律宾农业现代化的旗舰方案。阿罗约总统希望通过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在2004年实现大米自给自足。湖南潇湘电影制片厂制片人唐敏日前采访了袁隆平,本文根据采访整理而成。

首先,我来讲个故事。故事发生在400年前,福建农民因土地贫瘠,粮食不能自足,忍受不了挨饿,一批又一批漂洋过海到“番帮”来谋生,原产吕宋岛的番薯也由此传进了中国。番薯在中国表现很好,因而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并成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古时指的“番帮”即今天的菲律宾。

可是几百年后的今天,菲律宾粮食生产赶不上人口的增长率,人民面临挨饿。我国领导人很关心菲国的粮食问题,希望杂交水稻能帮助菲国解决粮食问题。我们要和菲律宾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就是帮助菲律宾发展杂交水稻的原因之一,把杂交水稻传给菲律宾,这是对他们的回报,也是菲中两国的情缘!我还有一个愿望,也是我的终身夙望,就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我不但要帮助菲律宾发展杂交水稻,还要帮助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杂交水稻。

菲律宾水稻亩产大约为200多公斤。我们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品种SL-8大面积(3.3万亩)平均亩产达到了600公斤,而且还有潜力,等于菲律宾当地产量的一倍以上。4月22日下午我参加了对当地农民种植的杂交水稻的验收,参加验收的有国际水稻研究所和菲律宾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以及当地政府官员,结果亩产达到690公斤。有个农民已经80多岁了,他对我说:他种了一辈子田,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高产的水稻,真是奇迹!这个老人还陪同我见了当地省长。明年菲律宾计划种植30万公顷的杂交水稻,是菲律宾国家水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总统阿罗约说,发展杂交水稻是菲国农业的旗舰项目。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需要国内同行和国际友人的共同努力。六年前我认识一个菲籍华人企业家,他的名字叫林育庆,祖籍福建泉州。林先生受他母亲影响,既热爱菲律宾,也热爱中华祖国。在他母亲建议下,他投资杂交水稻,渴望为菲律宾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尽绵薄之力。可惜他母亲于两年前在一次车祸中和他弟弟一起遇难了。为纪念他的母亲,他把SL-8种子生产的大米以他母亲的名字命名——马丽亚贵妇。林先生为菲律宾私营企业界发展杂交水稻作出了榜样。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和我都很感谢他。

很多农业界的人士,尤其是从事水稻研究的人都知道IRRI是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简称。它成立于1960年,那正是我国三年困难时期。IRRI为什么要设在菲律宾?我想可能有两方面原因:第一,菲律宾位于赤道北端,属于热带海洋气候,高温,多雨,适应水稻生长。第二,英语是菲律宾的官方语言。报纸、电视台及平民大多使用英语,这样有利于国际交流。

我很喜欢IRRI。首先因为我是从事水稻研究的科技工作者。27次访问菲律宾,IRRI是我主要去的地方。4月21日晚我们住在IRRI。这里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科研人员,他们是我的朋友,也是我事业上的伙伴。4月21日晚IRRI的副所长王韧先生(原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留美博士),在他家中为我们举行了晚宴,欢迎我到IRRI。参加晚宴的还有IRRI的所长坎德尔博士(美国人)、库马(印度人)及在IRRI工作的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我们一道共进晚餐,谈到了今后杂交水稻的国际合作等问题。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一生的梦想和追求。这十多年来,联合国粮农组织聘请我为首席顾问,先后到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菲律宾等国家指导发展杂交水稻。现在,越南和印度已在大面积生产中种植杂交水稻,取得较显著的增产效果。我还希望帮助马达加斯加、印尼、巴基斯坦、几内亚等国发展杂交水稻。今后我还要更加努力,让中国的农业科技能为世界和平、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