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草原经济可持续发展

2003-08-1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蔡闯 我有话说

夏日的内蒙古草原。一个小型车队曲折前行。从赤峰到锡林浩特700余公里,包括6名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20多位农业、畜牧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已奔波了2天。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考察我国草原畜牧业的现状,提出草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草原退化形势逼人

草原退化、沙化的程度让每个人心里都很沉重。一位牧区人员介绍说,今年雨水出奇地好,草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恢复。中科院院士张新时则提醒说,不要以为今后都会这样风调雨顺。

据张新时等人的研究,近50年以来,内蒙古草原地区每10年就发生7次旱灾,3.5次白灾,2.5次黑灾,2.5次暴风雪灾害和2.5次大风灾,每次死亡牲畜几十到上百万头。内蒙古地区的13亿亩草原的荒漠化程度不断加剧,风沙以每年1.7公里的速度向南推进。

“如果在今后10年内重点建设和管理好4亿亩草原,就可以满足我国目前全部草原载畜量的基本要求”,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陈耀春在日前闭幕的全国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高层研讨会上作出了这样的判断。

4亿亩,约占全国可利用草原总面积的1/10。建设和管理好这个1/10,其它大部分草原就能起死回生。

“重点建设和管理”草原,每亩需投入200元左右人民币,而投入不足恰是草原经济发展的瓶颈所在。

牧民要脱贫,就要养牛养羊,但粗放式的养殖方法是养得越多,对草原的破坏越大。

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必须改变目前的草原生产方式,找到一条牧民致富与保护草原生态并举的道路。

积极探索前景光明

张振武是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他有一点与牧民不同,那就是:他见识过发达国家的畜牧业。

“我国北方草原草产量低,支撑不了采食量大的牛、马、骆驼。传统的商品羊为了翌年剪毛,必须越过严寒的冬季,这样会扩大畜群量,加大草场压力而导致草原退化。”于是,张振武提出“牲畜当年育成出栏”的设想。他说,如果我国北方实现了羔羊当年育成出栏,饲养成本不会比新西兰高。

习惯于将肉羊养到3岁才宰杀的牧民,一下子变成羔羊当年育成出栏并非易事。为了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草原兴发实施起“万亩草场建设工程”,在各级政府支持下种草500亩,养草1000亩,围封8000亩,还在牧区建立“合作社”、“羔羊育成协会”,建立起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新模式。

在草原退化严重的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实行羔羊当年育成出栏后,每只羔羊可使牧民增收30元,这是牧民们以前想都没想到的事情。牧民们开始在草原兴发的技术指导下饲养羔羊,“舍饲圈养”、“季节性放牧”、“轮牧”等新的生产方式在牧区流行起来。赤峰市巴林右旗旗委、旗政府还通过了《巴林右旗转变畜牧生产方式实施办法》,对全旗草牧场实行分区禁牧或季节性禁牧。从此,越来越多的牧民放下套马杆、牧羊鞭,走上了围封禁牧、舍饲圈养之路,从根本上使牧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经营过渡。宝日勿苏木1年就完成小流域治理2万亩,营造防护林1.5万亩,人工种草2.5万亩,改良草场1万亩。看到这些,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子仪兴奋地说,我与草原兴发相见恨晚!

出谋划策绘制蓝图

在草原上走了两天,这些来自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农学会、中国草学会和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们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草原经济和生态优化的关键时期,如果尽快转变生产观念,建立在龙头企业带动下的草原经济系统,不仅可以加快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能够有效地保护草原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

张新时说,中国目前草原畜牧业仅占农业产业结构的5%,而发达国家的平均值为60%以上。草原生态的不可持续性造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这就意味着现行的生产方式必须改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说,放牧是把双刃剑,过度放牧造成沙化,而适度放牧也可控制杂草。中国应该摸索出自身规律,实现“人管畜,畜管草”的放牧方式。

他同时指出,中国应改变“农区囤肥,牧区放牛”的生产方式,发展两者结合的现代化畜牧业。在美国,储粮地区养畜的生产水平是在单一牧区养畜的10倍。

专家还对提高农牧产品的质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子仪说,目前,绿色畜牧产品的国际标准是AA级,而中国仅为A级。中国的畜牧产品生产必须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指出,提高生产力,要走发展与创新之路。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就是创新,内蒙古有非常好的土壤优势和空气优势,农业生产也有了极大的发展。只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完全可以搞好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可以保护好环境资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