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小皇后豫剧团为何唱响全国

2003-08-17 来源:光明日报 新华社记者 王阿敏、单纯刚 我有话说

熟悉的故事,熟悉的人物,熟悉的豫剧,依然让住在豫西嵩县南庄村深山里的老乡们泪流满面,掌声哗哗地响。

8月11日,由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团长王红丽主演的现代豫剧《铡刀下的红梅》,深深地打动了这里的群众。这是一出描写“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少年英雄刘胡兰的故事,戏中大庙诀别一场,刘胡兰和奶奶如泣如诉的对唱,震撼人心,赢得几十次掌声。

记者了解到,像这样走村串乡的演出,河南小皇后豫剧团每年达到400多场,足迹遍及全国各地。

一个不靠政府拨款的纯私立剧团,在戏剧普遍不景气的困境中,为何依然显示出它旺盛的生命力,记者通过采访专家和众多戏迷,找到了答案。

在民营形式独特的机制下,艺术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

河南小皇后豫剧团源自一个豫剧世家。团长王红丽1985年9月从洛阳戏曲学校毕业后,走进省豫剧二团。她的父亲王豫生原是河南省豫剧二团团长兼音乐设计,母亲王素珍是常(香玉)派传人。1994年,王红丽丢掉铁饭碗,在父母的支持下,以10万元起家,由她担任团长,组建小皇后豫剧团,从而走上自负盈亏的民营之路。10年来,他们已排演了20多台传统戏和现代戏,奔赴全国各地,演出近4000场。1994年和2002年,王红丽两次荣膺中国戏剧梅花奖。

河南小皇后剧团从建团之日起,就提出了“改革兴团、以质量取胜,靠好戏赢得市场”的经营思路,一切按市场规律办事,引进竞争机制,50人的剧团全部实行聘任制,管理上实行管理负责制。分配上一律按贡献大小、剧团收入情况而合理拉开档次,从而激发了演职人员提高自身素养和参与演出的积极性。独特的机制,使艺术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剧团呈现勃勃生机。目前,他们获得36项全国和省级的集体奖、个人奖。

民间剧团一切都要自力更生,所以他们格外注重艰苦奋斗。没有排演场,他们租用电影放映室。白天别人要放电影,晚上12点以后他们才能进去排练,常常是排练到太阳升起。为了节省开支,小皇后剧团从不请小工卸台装车,所有的活都是自己干。服装道具甚至连头上戴的一朵小花也全是演员自己做的。2001年4月间,剧团到太行山区一个偏远小村演出。上午10点出发,颠簸了五六个小时才到达。晚上要演出,演员们一放下行李,扒了几口饭,就马上布置舞台、化装、演出。演出一半时,有几个演员头晕恶心,但他们硬是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演出结束后,才知道这几个演员是食物中毒。正是这忘我的团队精神,才磨练了小皇后这支队伍,演员们时时以剧团的兴衰为己任。

把根深深扎在农村,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

河南小皇后豫剧团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农村演出市场。每年,他们大约在基层演出3轮10个月近400场。第一轮从大年初一开始,一天两场,三四天换一个台口,一直演到麦熟;第二轮从麦收后演到秋收前;第三轮从农历十月演到腊月中旬……足迹遍及全国。

剧团到农村演出,十分艰苦。两天住一村,三天换一个乡镇。他们吃无定时,居无定所。60多张折叠床,随着他们演到哪里就运到哪里。

剧团深入农村演出,台上为群众演戏,台下与农民交朋友,群众把演员当成自己的亲人。豫东尉氏县四新乡郝寺村的群众想看戏,但又凑不上钱请剧团。小皇后豫剧团得知详情后,无偿为他们演出4天7场戏。乡亲们兴奋的像过年似的,杀猪宰羊来招待演员。临别,乡亲们还把家家户户攒的19袋花生装到剧团车上。

不媚俗不迎合,不断提高艺术水平

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绝不是偶然的。一方面是由于豫剧在全国有少老戏迷,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个剧团10年来,对舞台艺术不断实践、创新,使豫剧艺术日臻完美,观众对豫剧的喜爱也与日俱增。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捧出了一个响当当的王红丽,做到了花开别样红。

今年不足30岁的王红丽,是国家一级演员,她的表演功力深厚,光彩夺目;嗓音洪亮甜润,个性鲜明。近年来,小皇后豫剧团在她的带动下,注意不断提高艺术水平,创作排练出优秀的剧目,把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群众。《风雨行宫》《半夜夫妻》等都是演出500场次以上的剧目,颇受观众欢迎。

1998年6月,台湾观众点名要看传统豫剧《五风岭》。王红丽领衔在台北市首场演出。现场观众被她出色的表演所打动,叫好阵阵,掌声雷动。这个剧目至今演出已超过300场。《铡刀下的红梅》是一场现代豫剧,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教育厅联合下文件,将其作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剧团在全省巡演,演出150余场。

农民看豫剧,往往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场演出后,演员再来段清唱。为了让观众过足“戏瘾”,王红丽带头表演,一段又一段,直到他们满意为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