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更新教育观念 培养优秀人才

坚持“三个代表” 振兴基础科学
2003-08-22 来源:光明日报 中山大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 我有话说

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中山大学化学学科成为第二批化学专业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在化学基地建设过程中,适逢我国教育界兴起“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大讨论”。在这段时间里,基地经历了中山大学院(系)本科教学工作评优、人才培养基地的中期评估和中山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迎评。通过“以评促建”,进一步明确深化教学改革的目标,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并对本科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使基地的本科教学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基地建设使学校化学学科人才培养状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校对本科教学的投入增加;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建设目标突出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了教学经费的投入,教学条件大为改善,特别是基础课的实验环境和设备得到了优化和更新;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完成了基础课主讲教师的新老交替;一批教学改革成果得到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此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也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近10年来,围绕建设“物理学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作用,中大物理系也在锲而不舍地努力着,并已经在学科建设、学风建设和优生优培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对于新入学的同学,基地不但安排他们与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座谈,还请来名师为他们举办各种专题报告,以此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基地始终以水平最高的教授为新生上第一学期的课,使学生更快地摆脱中学的学习模式。基地适时地将三年级学生引入导师实验室,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加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尊重老教师,充分发挥他们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是物理系的良好传统,基地中期评估专家对此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老教师担任系教学督导,听青年教师讲课并提出改进的意见,的确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大大改进,教学效果也有了显著提高。如今,在物理系担纲主讲重要基础课的几乎全是教授、副教授,绝大部分教学骨干都是青年教师。物理系的青年教师还自发组织了青年教师联谊会,定期举行教学研讨、学术沙龙。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再加上青年教师的自身努力,基地拥有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他们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爱护、悉心培养学生,使学生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为了做好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的培养工作,基地还将原有的“物理学加强班”进一步扩展为“基地班”,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基地班;成立教学领导小组加强教学辅导,组织教学经验丰富、水平高的教授担任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增开综合创新性实验,以加强基础理论和实验能力的训练;加强外语课教学,使基地班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100%,英语六级通过率也在60%以上。此外,基地还组织3年级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活动,使他们得到很好的锻炼,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我校国家理科生物学基础研究与教学基地的教学改革立足于二十一世纪综合素质高和有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在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生科院通过开展对“基地班”的建设,始终坚持了“以改为主,重在建设”的原则,认真扎实地进行了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建设。全院教师在开展科研的同时注重教学研究,申请了教育部、省市和学校的多项教学研究课题,还对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专业思想、授课技巧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开展教学研究,使教师树立起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使本科教学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学院教师写作并发表了许多教学研究的论文,获得了多个教学奖项。如今,经过数年的教学改革,生科院己经形成对本科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培养的教学体系和全院教师人人参与的全员教育体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