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制度创新中求发展

2003-08-2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冯永锋 我有话说

以北大方正为例

人们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期望很高,除了期望其加速将技术和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之外,还希望他们的公司经营模式也能够有巨大的创新能力。在这方面,中国的企业尚需积极探索。

束缚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产权不清晰,这导致大量的措施无法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朱恒鹏博士说,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基本上是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四自”机制经营和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四自”经营机制已经不能充分调动职工和企业的积极性,有关产权制度的矛盾和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严重束缚和阻碍了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仅中关村就有上千家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着产权不清的问题。一个产权不清的企业是不可能成为微软、英特尔或者IBM的,一堆产权不清的企业,也是不可能成为中国的经济支柱的。

以北大方正为例。早在1995年,王选已经在各种场合谈论将在方正控股率先实行的“100个百万富翁计划”的员工持股计划,并将参照“联想模式”用股权激励员工。

然而员工持股计划真正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却并没有那么简单。方正近年来人员几进几出,下属企业多达十几家,所有为企业出过力的人都想分一杯羹。直到最近,方正才确定将按照65∶35的比例进行操作——将方正最近几年来净资产增值部分的35%奖励给职工。

联想何以成功

企业员工持股上世纪80年代已经在国外普遍推广。据统计,在美国,十年多来,推行职工持股制度的企业比一般企业的销售额增长的幅度高出46%;生产率增长比一般企业高出52%。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教授吴春波认为:“员工持股计划(ESOP)是企业改制的发展方向。”国内的一些高科技企业如联想等也是频频对ESOP施出重手而且斩获颇丰。

其实联想的模式是国外不少公司的常用套路。按照1993年确定的比例,中科院和联想正式确定中科院拥有联想65%的股权,联想自身占有其余35%的股权。1999年,联想又在集团内部推行员工持股计划。这个员工持股计划是分掉联想集团所拥有的那35%的股份。按照1994年就已经确定的方案,第一部分是创业员工,总共有15人,将获得其中的35%,这些人主要是1984年、1985年创业时的骨干;第二部分是核心员工,约160人,他们主要是1988年6月1日以前的老员工,将获得其中的20%;第三部分是未来的骨干员工,包括现在的联想员工,获得其余的45%。

激励方式应多样化

北大经济学院教授何小锋研究组认为,不管是科技人员还是营销人员,能够在自己服务的公司持有股份,这就为企业的技术革新、管理创新和长远发展提供了一种内在动力。但是企业改革不能只满足于产权制度的改革,并不是所有实行职工持股的公司都表现良好。一些公司的情况很糟,甚至到了破产的边缘。员工持股并不就等于是企业以人为本,也不等于是职工参与管理。所以,管理方式的最佳化探索才是企业追求的更大目标。

清华紫光集团总裁李志强指出,必须在强化管理上大做文章,也必须在激励方式多样化上做文章。只有以制度创新作为基本前提,再用有效的途径着力推进企业管理的创新,才能真正给企业带来活力。

德勤咨询杜福胜经理说,任何企业只要想发展,都会考虑如何激励员工。在对员工承诺时,都必须全面考虑激励方案的多样性,考虑这种激励方式在当前实现的可能性。股权激励如果受限于上市通路狭窄、证券交易保守、相关政策制约,那也可以考虑其他的方式。真正的问题,在于企业对员工的态度,只要他想激励,就会有办法,而且会有很多办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