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拆除“四垛墙” 发展天地宽

2003-08-2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曹继军 我有话说

在国内高水平高校行列中,上海大学是新秀。组建不到10年,上海大学就由四校合并之初的分散状态,融合成一个学科齐全、综合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

在采访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拆除“四垛墙”的办学理念,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拆除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墙

上海大学是目前上海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在校本科生达24100多人;在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对较难的局势中,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却连续保持在95%以上。这得益于学校面向社会、瞄准市场的人才培养观,和以学生实习基地为载体,校、企、产、学合作育人的新机制。

大学教育应该直面社会,与社会变革保持一致。上海大学迈出校门,建立“教育实习基地”,与社会资源合力培养人才。1997年以来,学校分别与宝钢集团、上海汽车集团、上海贝尔、上海银欣高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100多个实习基地。经过探索,实习基地形成了三类模式:第一类,学生在老师和实习单位技术人员共同带教下,完成3个月的实习教学计划;第二类,学生完成3个月实习教学计划后,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第三类,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根据单位实际需要,对原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校、企、产、学合作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使上海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通过收集社会企业的科技前沿信息,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增强了实践知识和能力。

拆除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墙

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教师就应该追踪学科前沿的最新突破,研究学科前沿的最新命题。为此,学校出台了《教师科研工作量考核条例》、《关于教材更新的指导性规定》等,将教师从事科研、教学的业绩与经济收入挂钩。2002年,学校推出教授只聘不评的改革举措,40多位正副教授落聘,从根本上撼动了教师安于现状的“痼疾”,激发了教师开拓进取的热情。

在“硬规定”的背后,学校注意“软服务”,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氛围。文学院一位教授潜心清代、民国诗话研究,出成果需要较长时间。学校一方面按照常规考核给他发放不高的教师津贴,但同时又拨出1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他的工作。目前,这位教授主编的350万字《民国诗话丛编》已正式出版,受到专家好评。

如今,在上海大学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要成为一名好教师,教学和科研必须齐头并进。据了解,学校2000余名专任教师中,大多数参与科研。

拆除各学院各专业之间的墙

上海大学新校区建筑群有一个特点:几乎所有的建筑都被各式连廊巧妙地穿接在一起。这种建筑的“联体”设计诠释着这样的理念:提倡文理交叉、学科融合的通识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上海大学是全国最早尝试不分专业招生、实行学分制的高校之一。本科的一、二年级学生不分专业,只分大文科大理科,到了三、四年级再按特长和兴趣分流;学生从进校门起就可以跨系、跨专业选择课程和教师,自主安排必修、选修课的时间,修满学分即可毕业。

为了给全体学生营造出学科交融、专业互通的环境氛围,上海大学还推出了“混科住宿”模式,让文、理、工科生同住一个宿舍,使他们在课堂之外文理渗透、彼此互补,拓宽知识面。

拆除教与学之间的墙

上海大学明确提出:学校培养的学生首先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其次才是专门家;通过学校的教育,使学生学到一种正确的方法。正如钱伟长校长所说:在高校,教师能直接传授的人类已懂知识终究有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发现“不懂”、超越“不懂”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找“不懂”、解“问号”,上海大学推出了“滚动排课制”,并且在全国首创“短学期制”。

“滚动排课制”于1999年试行。即每天从早8∶00开始,周而复始循环至晚上8∶35,全天共13节。这种大循环式连续排课可使学生选择任何方便时间上课,加大了提前选课、修课或重修的机会;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短学期制”改变了一学年分两个学期的传统,每学年设置秋、冬、春三个课堂教学学期和一个夏季实践教学学期。12周一个学期,周期短,节奏快,不仅促使教学双方提高效率,也为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程提供了空间,使其有更多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和科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