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家长雇人跟踪孩子对吗

2003-08-2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陆健 潘剑凯 通讯员 杜笑玲 我有话说

家长雇人“盯”孩子

放学了,一男孩走出校门,坐上了出租车。只见两名男子急忙拦下一辆车紧跟其后。十几分钟后,男孩下车走进迪吧。两名男子也随之跟进,发现男孩正在与小伙伴跳舞……

这不是侦探小说里的情节,而是浙江省温州市一家调查事务所最近推出的一项新业务——“青少年品行调查”。该公司称,迄今为止已完成了几笔调查跟踪孩子的业务。

这家调查所的工作人员介绍,受家长委托被跟踪的孩子以男孩为主,多为十三四岁的初中生。调查所一般采取盯梢的方式,守候在学校或家门口,根据需要带上照相机、录音机等设备搜集证据,给家长提供资料。事务所和家长约定的时间调查期限一般为7天,费用2500元至3000元不等。

据记者了解,要求跟踪孩子的父母一般平时工作繁忙,疏于管教孩子。家长请来“私人侦探”有这样几个原因:孩子原本学习很好成绩突然下滑;原本够用的零花钱突然吃紧,并常以各种理由向家长要钱;经常夜不归宿、不见踪影等等。

雇“侦探”跟踪孩子是不是侵犯了孩子的个人隐私?面对质疑,该调查所有关人员称绝对不会,因为他们是受孩子监护人的委托,在公共场所秘密跟踪,更何况没有进行24小时跟踪,一般家长得到调查结果后,马上可以对症下药教育孩子。

“侦探”行为值得商榷

面对这样的事情,孩子又是什么态度呢?记者采访了温州市区某中学的几位初中生。“不会吧,还有这事!”一位姓张的同学听说此事后非常吃惊。她称:“家长这样做肯定不对,这显然侵犯了我们的隐私!我和父母的关系不错,他们不会派人暗地跟踪调查我吧。”但也有的学生对此表示理解:“如果孩子不听话,暗地里调查了解情况,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这也体现家长对子女的关心。”

温州市教育局一位干部表示,家长对未成年孩子实施监护权本是合理合法的事,但是监护权实施不能走极端。这种对孩子进行跟踪调查的做法值得商榷,家长行使监护权需要更多的理性,尊重子女的隐私就是尊重子女的人格。

据悉,“私人侦探”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有据可查的“禁令”是1993年公安部发布的《关于禁止开设“私人侦探”性质的民间调查机构的通知》。曾有媒体就此事咨询过国家工商总局,该局负责人答复:国家禁止私人开办侦探业务,至今尚无一例注册成功。所谓“私人侦探公司”,都是打着咨询公司的旗号,超范围经营。

这家调查事务所的特殊调查业务被温州一家媒体披露后,当地律师界反响强烈。鹿城区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常务副主任金海辉律师称,家长请“私人侦探”调查孩子的行踪,在法律上明显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再说,目前“私人侦探”从事的工作还没有得到我国法律的认可,调查公司的取证主体和取证手段并不合法,其后果是助长非法取证现象。同时,这家公司以“调查公司”的名义注册,却做着“私人侦探”业务,有超范围经营之嫌。

浙江平宇律师事务所一位律师则认为,这种行为是否违法,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单单是跟踪的话,还谈不上侵犯隐私权,因为没有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有位律师还提出,家长请“私人侦探”,了解孩子的行踪后,在保密的情况下,以后再适当引导,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妥。

“侦探”探出信任危机

一所名校校长就此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种做法是在“为了孩子好”的名义下作出的。成年人往往从既定的生活观念和十分功利的目标出发,把孩子看成是不懂事、任人摆布的“木偶”,无视孩子自身存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此举是“听话教育”的产物,完全不可取。他特别强调,这种做法容易激发孩子对抗的行为,甚至会下意识地站在家长的对立面,对孩子身心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即使为了孩子好,也不能跟踪孩子。

温师院一位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专家指出,之所以会出现“私人侦探”,表面上看是因为孩子不懂事,而家长又没时间管。实际上,最根本的还是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信任机制出现了问题。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长照顾孩子的时间有限,很多家庭里家长和孩子缺乏必要的沟通,持久的“冷淡”无形中会让孩子对家长敬而远之。于是,孩子的心里话不愿说给家长,遇到难题不问父母,家长根本掌握不了孩子的心理。长此以往,两代之间就出现了“信任危机”,可一旦失去了信任,何谈理解、宽容,又何谈亲情与家庭教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