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给他们更多机会

2003-08-2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王东 我有话说

本届大运会中国代表团首次派出了由非体育院校的业余大学生组成的男女足球队和男女排球队,由此而引发的议论也一直是我们中国记者每天都会提及的话题。今天上午,中国代表团在这里的新闻中心召开新闻通气会,会上,有记者向教育部中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竞赛部主任王刚提问,请他就这四支队伍的表现作一评价,王刚说:代表团对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主组成的中国男足、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主组成的中国女足和以天津两所大学为主组成的中国男女排四队的表现给予很高的评价。他们不仅达到了检验业余训练成果的目的,而且敢打敢拼,展现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良好风貌。

王刚的回答显然不能满足我们对此事的关注,新闻通气会结束之后,我们又围住王刚,就此事与他探讨。王刚坦言,这四支队伍中,除了男排队伍差强人意外,其余三支队伍都进入了大运会的前八名,其中女足还闯入前四名,这个成绩的确是我们事先没有想到的,而他们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精神面貌和斗志更是让我们为之一振。从而也证明我们的此举是正确的,以后还要考虑派更多的非体育院校的业余选手参加更多的比赛,让他们的水平得以更快提高。

不必讳言,我国普通高校的竞技体育水平尽管近些年已取得长足进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与国外的交流也日渐增多,但这些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仍有着不小的差距,与国外大学生的交流也基本上属于互访交流,真正在国际比赛场上碰面的机会几乎没有。国内近几年虽然也搞起了大学生篮球联赛、大学生足球联赛等一系列的全国性赛事,但范围也都局限于国内,与外国同学历学生的水平相比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层面,大家都无从得知。

记者在与这几个队的队员交谈时,所有的队员几乎都在重复着同一句话:我们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型赛事,比赛的经验少之又少,如果能多几次这样的机会,相信自己的实力和水平提高得更快。记得近十年前就已有呼声呼吁应给普通大学的业余运动员创造机会,让他们早日出现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赛场上。十多年过去了,这个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如果这个机会能更早地出现,想必我国普通高校的竞技水平也会因此而有所提高。

提高我国高校的竞技体育水平,让竞技体育在高校有更广泛的基础,逐渐走上“教体结合”的路子,早日与国际接轨,这也是多年来我国体育界和教育界的共识。随着男女足球队和男女排球队在本届大运会上的露面,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学子面孔出现在日后的世界赛场上。

(本报大邱8月27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