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放宽民间资本投资高新区通路

总裁论坛
2003-09-05 来源:光明日报 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段永基 我有话说


段永基简介

1946年7月生于北京。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在北京市176中学任教;1979年重返校园,获北京航空学院硕士学位。1982年在中国航空材料研究中心任研究室副主任。1985年加入四通公司,历任副总经理兼OA部部长、副总裁等职。1991年至1999年9月担任四通集团总裁。1999年9月至今任四通集团董事长。1999年8月任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对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来说,应从三个方面考虑创业环境:第一有利激发人创新,又能吸引人长住的环境;第二有利于企业发生、发展和快速成长的环境;第三是具备优良的服务意识,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的政府环境。就像英国《经济学》杂志所说:“什么是硅谷?硅谷就是一个培育公司的生态系统。”所以说中关村需要有一个有利于企业产生和发展,并快速成长的环境。因此说,要重点强调适合人居住、生活和创业的环境政策,比如子女上学的问题,停车的问题等等。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中关村创业环境的问题。

中关村的企业现在有两类,一类是20世纪80年代创办的,以技工贸起家的,包括联想、方正、四通、时代等等,虽然现在都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和硅谷、新竹相比还有很多不足。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近期诞生的技术开发企业,多数处于较困难的境地。首先是因为各类创投基金严重匮乏。看看硅谷的经验,思科、Intel、SUN、雅虎等等,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曾获得过风险投资的资助。有资料表明,1980年到2001年,美国高科技公司的风险投资46%都在硅谷。1988年以后,每年都是几十亿美金,到1997年达到了100多亿美金,1999年是591亿元,2001年达到了1380亿美金。如果没有巨额的风险投资,硅谷不可能成长。再看看新竹,新竹已发展了二十多年,前十年和后十年完全不同,从1989年开始设立风险投资后,新竹才有了高速的成长。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科技园区是用钱堆起来的,而且一定由民间资本承担投资主力,不可能全靠政府投资。因此,投融资体制的建设,特别是如何开放民间资本,进行产业资本的调整应是中关村当前最紧迫的事情。

能不能实行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高新技术园区进行投资,这是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发展最致命的一个问题。从硅谷、以色列、新竹等高科技园区来看,他们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都有非常优惠的税收政策,这也是这些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在风险投资的“保驾护航”下茁壮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来看,中关村需要允许民间资本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并在税收上给予和国际惯例相仿的优惠。虽然现在中关村有关条例中,允许有限合伙和无限合伙,但是没有优惠政策就没有吸引力。

影响风险资本业关键因素之一,是退出机制。中关村在设立和退出机制方面着力不够。第一是投资的资本退出通道没有解决,这是一个大问题,风险投资是有风险的,退出机制不解决谁也不敢投。第二是风险投资所得税收问题。中关村园区的条例是个人投资按个人所得税纳税,企业投资是按企业所得税纳税。但在世界上,包括硅谷、台湾都是投资额的20%免税。最关键的是退出通道,除了二板外,还应该很重视三板(柜台交易),硅谷地区柜台交易退出和纳斯达克退出基本是相同的。新竹柜台交易量是台湾主板市场交易量的两倍。而中关村园区虽然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成立了一个中交所(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今年3月31日挂牌,但到目前为止还没发挥什么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