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长白山的女儿

2003-09-1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肖玉华 本报通讯员 张景波 我有话说

在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有这样一位山村女教师:她每月拿300元工资,每天绕过4个山头,趟过5道小河,往返34公里山路去任课。7年间有31名孩子从这里走出深山。山民们亲切地称她是“长白山的女儿”。她就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果树小学女教师马宪华。

一个教师和12个学生

那还是1996年7月的一天,果树新村人称“老村长”的汪贵忠跑到教育局告急:“我们村有12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可四周的小学都够不上,给我们派个老师吧!”他又说:“老师的工资我们出,不过,我们那儿穷,每月只能出300元。”

果树新村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各地20几户农民到这里承包果园建立的,地处深山,离最近的小学也有8公里,孩子上学成了山民的一块心病。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不能有死角,必须派教师。”可派谁去呢?局里把目光定格在新地方小学任教的马宪华身上。理由有两个,一是这所学校可以抽出一个人来,二是马老师人品好,朴实能干。

马宪华得知局里的安排也想得很多:到果树新村,一天要跑34公里,儿子要上小学了,如果在原校教书,每天带他一起上学很方便;丈夫还承包着20亩地,家里真是没人照顾孩子啊!丈夫劝她说:“一个女人家,一天跑几十里山路,能行么?”可马宪华老觉着大山里那12双眼睛正眼巴巴地瞅着她,她最后决定说服丈夫,到果树新村任教。

1996年8月25日一早,马宪华骑了两个小时的自行车来到果树新村,村民们早早在村口迎候。教室设在果农汪贵忠腾出的一间25平方米的土坯房里,12名6到10岁的孩子整整齐齐地坐在教室里。

这是第一堂课,也是简朴的开学仪式。马老师只说了一句话:“同学们,只要你们想上学,我就一定不离开你们。”这是一个农家女对大山的承诺。说完这话,她眼里已噙满泪水。

绕过4个山头、趟过5道小河

长白山区的冬天一片银色,时常是风雪怒号,寒风刺骨,雪层常常没过膝盖。每逢这样的天气,马老师或是推着自行车走,或是干脆把车埋到路边的雪堆里,连滚带爬地赶到学校。有一次,她摔倒在雪窝里,实在爬不起来了,就坐在雪里哭,眼里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雪水。

山里的春天是美丽的,漫山遍野的金达莱悄然绽放,可对马宪华来说,这却是最艰难的时候。她要趟过的5条小河还结着冰凌,时常把双脚冻得发麻,趟过河后要坐下来把脚揉热乎以后再走。马老师更怕“桃花水”下山,那水特别急,她经常骑自行车猛冲过去,可有时冲得过去了,有时就连人带车摔在河水里。所以她通常准备两套鞋和衣服,万一摔倒了,能换上干爽衣服给孩子们上课。马宪华在果树小学任教7年,没有误过学生的一节课。

村民们心疼这个“闺女”。有一天突降暴雨,果农张华东把自家小拖拉机“突突突”开到学校:“马老师,用‘小三轮’送你回家吧。”这种事情常有。每天早晨,马老师的讲台上都会摆着一个经过挑选的最大最好看的苹果梨;秋天,她的书桌里也总是被一兜兜苹果梨塞满。这都是孩子们悄悄干的。

没有伴奏的升国旗仪式

自打大山里有了这个“最小的学校”,有了马老师,果树新村平添了许多生气。果农们最爱看的是每周一早晨的升国旗仪式。随着太阳升起,孩子们把右手高高地举过头顶,没有音响,没有伴奏,马老师和孩子们高唱国歌亲手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此刻,马宪华、孩子们和乡亲们的心中别提多舒坦了。

风里来,雨里去,7年间马老师把31名山里娃从一年级教到三年级,然后由市里统一转到市一小或相邻的小学继续读四年级。过去,村里的孩子到8岁还上不了学,如今,果农们把6岁的孩子也往马老师那里送。王俊杰今年6岁,父母送他上学时连数都不会数,家长说:“不行就算了吧。”马老师笑笑:“把他交给我吧。”她把沙果、李子和杏一个一个摆到桌子上,手把手地教他。现在,王俊杰已经能算20以内的加法题了,生字能认100个了,期末语文成绩94分,数学得满分。近年,马老师教的学生,转到其他小学成绩都不错。

李美娜是个朝鲜族小姑娘,插班时不会说汉语,马老师就利用午休和放学时间一句一句教她。现在,小美娜的汉语已经说得很流利了。李美娜的家离学校3公里,正好是马宪华每天上下班经过的村子。马老师就每天用自行车带着她,一直坚持到那个村通了公共汽车。

作为教师,马宪华说:“我对于所做的一切不后悔,感到值得。”然而,作为一个母亲,马宪华觉得欠儿子的太多了。儿子过10周岁生日,头天说好了下班后给他买个大蛋糕。可第二天给学生补完课回到家,才发现把买蛋糕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她不顾丈夫的劝说,骑上自行车就到离家有好几公里远的地方去买蛋糕,回到家已是晚上9点多钟了。她说,儿子的那个生日我们全家都难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