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心牵百姓情

2003-09-15 来源:光明日报 新华社记者 蒋永武 本报通讯员 翟耀 本报记者 喻国英 我有话说

说起刘孟合的爱民事迹,当地百姓有口皆碑。

几垅麦苗也要赔

初春。伏牛山深处,麦苗泛绿。一队民兵完成电缆施工之后,正要离去。三门峡军分区司令员刘孟合走过来,见几垅麦苗被损坏,赶紧叫住大伙儿:“这几垅麦苗还没赔呢,不能走!”

“几垅麦苗能值几个钱?再说,也没人来找咱们,还赔啥?”有人说。“农民种点麦子不易,不赔于心何忍?”刘孟合硬是派人从村里把麦地的主人请来,赔偿后才率队离去。

刘孟合5年扶贫帮困,足迹踏遍山区120多个村庄。发现山里盛产的木耳、药材、核桃等农产品,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销售困难,他就在这里的卢氏县率先开展“民兵带头奔小康”活动,组织民兵在科学种植、市场销售上闯路子,带领群众利用深山特产脱贫致富。这一做法在全市推广后,演变成“十万民兵奔小康帮带活动”。如今,遍布城乡的“民兵科技示范园”、“民兵绿色蔬菜大棚”、“民兵养殖基地”,在希望的田野上结出了丰硕成果。

去年春节,已脱贫致富的上百名山民敲锣打鼓到军分区报喜,感谢刘孟合率领子弟兵助民致富;更为刘孟合在助民致富过程中没吃过群众一顿请、没收过群众一份土特产品的高风亮节赞叹不已。

家事公事“一青二白”

刘孟合对群众一往深情,逢困必帮;对自己则严于自律,家风清正。

刘孟合带着民兵帮助数百户贫困农民盖起新房,却始终无暇解决自己一家的住房困难。刘孟合的老伴和孩子生活在郑州,长期居住在从朋友处租借的又矮又窄的旧平房里。高楼遮住阳光,家里暗得白天也得开灯。

去年,刘孟合的女儿结婚,怕军地人员送礼,难以谢绝,便将女儿的婚期瞒得严严的。事后,军分区机关干部非要喝喜酒,他花钱请大家在机关食堂吃了一顿饭。席上,人们要送红包“贺喜”,他说:“我们老家风俗,结婚后再送礼,不吉利。”硬是没收一份贺礼。

儿子从军校毕业了,想让爸爸给省军区领导打个电话,把自己分配到机关工作。刘孟合倒是当晚就打了电话,不过是让领导把自己的儿子分配到最艰苦的基层去工作。

刘孟合的哥哥从老家来部队看望他。刘孟合担心哥哥吃住在军分区招待所,费用不好结算,就把哥哥安排到一个战友家居住。几天后,哥哥回乡后高兴地逢人就讲:“孟合还是老脾气,家事公事是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当哥的,放心了!”

不能用公权办私事

刘孟合的侄子在省城搞电脑生意,奔着叔叔来到三门峡市,说:“你是军分区司令员,又是市委常委,给军地一些单位打个电话给我提供点方便。”刘孟合说:“利用公家的权力办私事,我不能这么做!”当时,军分区机关正好要买电脑,打算到他侄子处购买。“这样做无私也有弊。不能到我侄子那里购买!”刘孟合坚决阻止。一月后,侄子完成单位交给的销售任务,临走给刘孟合打了个告别电话:“叔叔,我这次来三门峡,你虽然没在业务上帮我,却在思想上帮我认清了一个问题——过去,我总认为无官不谋私。今天,从您身上,我看到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希望!”

在事关党风廉政建设的事情上,刘孟合对家人、亲属很严格,对自己更严格。

他的下属,有30多人退伍、转业后在三门峡市工作,常有人提着礼品来看望“老首长”,顺便求他办事。对此,刘孟合坚持一条“规矩”:战友的心意收下,所送的礼品不收,违犯政策的事不办。军分区一名干部转业,刘孟合先后到有关部门跑了多次,总算将其安置到一个很理想的单位。一天晚上,这位干部提着两瓶酒找来,说什么也要表达一下感谢之情。刘孟合婉拒道:“为部属帮忙应该;不收礼是我的规矩,谁也不能破!”

近几年里,军分区机关及所属人武部先后投资2600多万元搞建设,20多个工程项目先后开工。地方包工头认为刘孟合是军分区司令员、市委常委,“说话有分量”,纷纷携重礼来敲他办公室、宿舍之门,要求承揽工程。不管是自己找上门来的,还是上级领导介绍来的,刘孟合一律做到礼品拒收,谁都得通过公开招标才能承接工程。

难怪三门峡市城乡会流传一首民谣:“布衣司令”刘孟合,爱民为民佳话多。为官清廉人敬仰,谱下人间正气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