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构筑公路网络 助推经济发展

2003-09-18 来源:光明日报 山西省交通厅厅长 王晓林 我有话说

公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基础设施。近年来,山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公路建设投资连年突破百亿元大关,继太旧、原太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晋焦、长邯、运三、京大等一批出省高速通道相继建成,纵贯全省的大运高速公路即将竣工通车。同时,坚持“三网并重”的方针,投资300多亿元,900公里的高速公路、8000公里的县际县乡公路和20000公里的通村公路正在掀起新一轮建设热潮。

超前规划绘蓝图不辱使命勇争先

山西地处内陆,丘陵和山地占80%以上,公路运输是主要的运输形式。2000年,山西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中央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审时度势,把公路建设作为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做出了“以大运高速公路和国道主干线建设为重点,再掀公路建设新高潮”的重大决策。要求“十五”期间,山西公路建设要以大运高速公路和国道主干线为重点,全力建好纵贯全省、通达四邻的高速公路网,并带动旅游和乡村公路建设。

根据山西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交通厅按照建立健全、畅通、安全、便捷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的要求,科学制定了“十五”公路建设的发展目标。五年内将投资400亿元以上,全力实施“三小时高速通达工程”,全面建成“大”字型高速公路主干网和“三纵八横”干线网,实现“3214”目标:即省会到市(地)3小时高速通达,市(地)到县2小时通达,县到乡镇1小时通达,形成省到市、市到县、县到乡、乡到村4级循环。到“十五”末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65000公里,公路密度超过40公里/百平方公里,全省实现乡乡镇镇通油路,行政村基本通水泥路(油路),基本适应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2001年和2002年,山西公路建设投资连续突破100亿元,达到104亿元和110亿元,分别占到了当年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的14.4%和13%,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增长。到2002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近600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38.2公里/百平方公里,两指标均排全国第15位;高速公路达到1068公里,排全国第9位;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达到10655公里,排全国第9位;高次级路面里程达到32252公里,排全国第8位。全省100%的乡镇、95.4%的行政村通了公路,92.1%的乡镇、50.1%的行政村通了油路,山西公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步入了全国先进行列。

2003年以来,在非典影响严重的情况下,山西交通系统自加压力,从促进全省经济增长目标实现的大局出发,将公路建设投资目标由100亿元调整为120亿元。目前全省公路建设进展良好,1—7月份,全省公路建设完成投资50.3亿元,其中重点工程建设完成32.3亿元,路网改造完成5.92亿元,县乡公路建设完成12.1亿元。

建大运高速挺三晋脊梁

即将竣工通车的山西大运高速公路北起大同,南到运城,纵贯南北,穿越全省8个市地31个县(市区)132个乡镇495个行政村,全长666公里,总概算222亿元,是国家二连浩特至河口国道主干线和临汾至三亚重点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西省“三纵八横”公路主骨架和“三小时高速通达工程”中最重要的中轴快速通道,也是拉动经济发展、实现山西腾飞的“脊梁工程”,在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大运高速公路是迄今为止山西省战线最长、投资最多、地质条件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该工程于2000年9月奠基,2001年全线开工建设。2002年底大同—朔州、太原—介休、洪洞—运城3段430公里建成通车并投入试运营,形成三个循环。目前,在建140公里进入了收尾阶段,9月18日全线竣工,9月28日全线通车。工程质量经省重点办和省交通质量监督站多次不定期抽检,总合格率为100%,优良品率在85%以上,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重大以上安全事故。广大建设者发扬“奋发争先的创业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奋力拼搏,胜利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年工期三年完、两年实现三循环、工程质量创一流”的目标。

大运高速公路的建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山西省委、省政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兴晋富民伟大工程的战略举措。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山西南北,穿越全省产业集中区、资源富集区、经济发达区与人口稠密区,它的建成,将大大促进全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经济要素的快速循环与合理流动,大大缩短离散型资源间的时空距离,实现以省会太原为中心,联接运城、大同南北两地,辐射沿线两翼,带动全线经济发展。为此,山西省委、省政府从推动全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局出发,提出“新大运、新山西”的发展构想,决定以道路为枢纽,对沿线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和有序开发,构建大运高速公路经济带,将大运高速公路沿线的土地、矿产、旅游、文化、资金、技术、产业、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快沿线地区工农业、商贸、房地产、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若干产业群,推动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逐步升级,加快全省资源开发和转化,从而使大运高速公路形成产业相对集中、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高、生态环境好、带动辐射强、发展潜力大、各具特色的经济走廊,使山西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进一步拉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山西省交通厅把大运高速公路建设融入到兴晋富民的伟大实践中来,坚持一手抓工程建设,一手抓经济带建设,全面建设“科技大运、绿色大运、人文大运、国防大运”,大大提升了大运路建设的意义,实现了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城乡建设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沿线市县的共同努力下,大运高速公路沿线工业、农业、生态、科技、物流等各种经济园区星罗棋布,各种生产要素迅速向大运高速公路两侧集聚,一条以大运高速公路为轴线,以48个互通立交为节点,中轴启动、辐射两翼、沿线开发、整体推进、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的经济开发带正在三晋大地迅速崛起,成为山西最具活力、最具效益的经济高地。

坚持“三网并重”再掀建设高潮

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山西公路交通建设服从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坚持“三网并重”的方针和适度超前的观念,大力实施交通率先发展战略,并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第一步是2005年实现“基本适应”,第二步是2010年实现“基本满足”,第三步是2020年初步实现现代化。“十五”后三年是实现交通率先发展目标的打基础时期,山西公路建设将坚持“三网并重”的方针,集中精力抓好高速公路、县际县乡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为全省人民奔小康提供交通支持。

“大”字型高速公路网雏形初现。全面建成纵贯全省、通达四邻的“大”字型高速公路主干网是山西高速公路的建设目标。目前,这个“大”字已雏形初现。“大”字的中心即太原环城高速的最后一段西北环正在紧张建设中;“大”字的一“横”即青岛—银川国道主干线山西境内路段已建成太原—旧关和夏家营—汾阳两段,其余两段汾阳—离石段正在建设中,离石—柳林段将于明年初开工;大运高速公路作为“大”字中最重要的一“撇”也即将建成通车,而“大”字的最后的一“捺”即太原—晋城高速公路长治至晋城段正在建设中,太原至长治段也将在年内开工。但山西的高速公路建设并未到此为止,在这个“大”字型高速公路主干网的基础上,还将在今年年内开工建设得胜口—大同、大同西北环、阳城—侯马、侯马—禹门口、晋城—济源等900公里的高速公路,力争早日开工建设长治—临汾、忻州—阜平两条高速公路,同时还要抓好青岛—红其拉甫、威海—乌海两条国家重点公路在山西境内路段的建设。在省内高速公路连线成网的同时,打通14条出省高速通道,与周边各省市区全部形成高速通达的态势。到“十五”末,力争使山西高速公路达到2000公里,2010年达到2400公里,2020年达到3000公里,全面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纵贯全省、通达四邻的目标。

让农民兄弟走上水泥路和油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在山西这样一个革命老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仍然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县际与农村公路直接服务于县域与农村经济,作为交通部门,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最重要、最当紧、最能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实惠的莫过于发展县际及农村公路。

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山西对公路建设工作思路和投资结构做了重大调整,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交通运输支持为出发点,以更好地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为落脚点,大力实施县际公路及干线路网改造工程、乡通油路工程、村通水泥路(油路)工程,把加快县际与农村公路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出大山”的目标,掀起了县际与农村公路建设新高潮。“十五”后三年,是山西县际与农村公路建设的关键时期。三年内将投资100亿元建设28000公里的县际与农村公路,其中县际公路3000公里,通乡油路5000公里,通村公路20000公里。到“十五”末县际与农村公路密度将达到30公里/百平方公里以上,全省100%的乡镇通油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80%以上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油路)。确保到“十五”末基本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实现技术等级化、路面结构高次级化、总体布局网络化、群众使用便捷化。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让农民兄弟走上水泥路和油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