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物修复难在何处

2003-09-2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陈景春本报记者 吴春燕 我有话说

广东数十万件库藏文物亟需修复

据广东省博物馆透露,目前广东的文博系统中,所有的文物修复人才加起来,不过十几人,可他们面对的却是140多家博物馆和众多文物单位数十万件文物。广东省博物馆负责人忧心忡忡地说,文物修复人才青黄不接已经很多年,不仅广东,全国都这样,这方面人才太缺乏了。

广东省博物馆莫鹏副馆长告诉记者,以青铜器为例,省馆内现在亟待修复的藏品就有100多件(不包括出土的青铜器),每一件的修复工作,最快也得两个多月,而馆内仅有7名专业修复人员,这些人员即使集中所有的精力处理,最快也需要17年,而馆内乃至整个广东还有许多别的文物同样急待“治疗”。他说:“不但原来完好无损的藏品需要修复,那些已经修复好的藏品也需要重新修复。”

专家介绍说,一般文物出土时就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保护处理,公开陈列的文物都是经过修复的,文物修复“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一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目的是恢复藏品本来的面貌,避免文物继续劣化。在广东各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许多是经过专业人员的妙手修复才得以重放光彩的。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中国内仅见的丝缕玉衣,出土时2291片玉片散落一地,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文物修复专家白荣金带回北京,经过三年的修复,由玉片、丝缕和麻布粘贴编缀而成之后,才终于还其原貌。

多种因素使文物修复人才萎缩

文物修复人才为何会如此稀缺?省博物馆莫鹏副馆长认为,老一辈的专家有的逝世,有的退休,大部分已离开了工作岗位。中青年的修复人员有不少已转行、出国,现在有学历的年轻人由于职称、待遇问题又不爱干文物修复工作。学历高消费也是一个原因,有学历的不愿意干,而一些具备一定技术的人又苦于无学历进不来。这些因素导致文物修复人才不断萎缩。

还有专家认为,培养的时间长也是一大原因。这是一门精妙的科学,要求很高,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周宝中教授认为,从业人员“既要掌握广博的自然科学和相关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精通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理论和修复保养、分析检测各类文物的实践技能,还应具备一定的文物、历史、考古和博物馆等社会科学的业务水平及绘画和雕塑艺术美学修养”。文物保护修复人员在正式从事修复工作之前,最少都得专业培训一年的时间,即使学的是文物相关专业也如此。一徐姓工作人员说:“我具体是搞文物复制的,原来学的专业是美术雕塑,所以上手较快,尽管这样,我还是经过了一年左右的文物使用、保护、鉴赏等基本知识的培训,再跟随专家实践了半年方上手。我的同行非常少,很多人耐不住都转行了。”

培养高素质文物保护科技人才刻不容缓

周宝中教授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文物保护科技人才刻不容缓,同时还需尽快建立专业资格认证制度,这是一个“很严肃的技术问题”,“随意将新技术引进文物保护领域乱‘修’,反而造成对文物的破坏。就像医生必须有行医执照一样,对文物保护科技人员也必须建立资格认证制度”,“以确保文物安全和妥善保护”。

广东省博物馆莫鹏副馆长说,省里很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今年4月广东省文化厅曹淳亮厅长提出尝试在高校设立文物保护相关专业的设想,培养技术性人才,包括高级技师,大专或研究生层次的高级人才。莫副馆长还透露,投资9个亿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现正国际招标,新馆将建立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配备专业技术人才20人以上。但上述设想、计划变成现实还得经过好几年的时间。兼任中国文物修复委员会常务理事的莫鹏建议,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要改革文博系统的职称评审制度,最好建立文物修复人员专用的系列职称,解决职称与待遇问题。要解决文物传统修复工艺的失传问题,日本称民间修复专家为“国宝”,他建议给具有专长的专家配备两三名有志于从事修复工作的青年,特别要重视民间工艺的父子相传。广东省最好成立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把人才、财力、物力相对集中起来,统筹处理省文博系统的文物,这还可以辐射邻近地区,如广西、海南等地的文物保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