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华中科大全方位参与区域经济建设

2003-09-2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夏斐 通讯员 周前进 我有话说

来到华中科大水电学院亚洲最大的室内立体仿真屏前,记者轻点鼠标,800里清江便闪入眼帘。点击它的任何一段河流,其水文、地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信息尽收眼底。这不是科幻片的镜头,而是华中科技大学与清江水电开发公司联合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的“清江数字流域工程”。

华中科大利用自身的人才和科技优势,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建设。仅去年一年,该校就与全国各地方政府或企业签订合作项目683项,其中,百万元以上的项目就达29项。

校长樊明武对记者说,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已成为华中科大的一个鲜明办学特色。

高科技成果“助力”三峡工程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直接检验和应用了华中科大的高科技成果。该校控制系、水电学院、机械学院、计算机学院等10多个院系参与研究工作,承担的课题达100多项,涉及三峡工程的论证、施工建设、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移民问题等各个环节。

该校完成的“三峡工程的施工系统分析、仿真和诊断研究”为工程提供了安全、高效运行的施工系统。为了把混凝土的生产、输送、浇筑管理好,使成本更低、质量更好、效率更高,该校又拿出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为三峡工程的混凝土浇筑生产提供决策支持。2002年,三峡总公司财务部的一份“经济效益证明”显示,仅以上这两个项目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就累计达3亿多元。

该校的刘广润院士不仅在三峡选址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还指导并带领专家组完成了坝区地壳稳定性、水库岸坡稳定性、水库诱发地震等重大问题研究;水利水电专家张勇传院士全程参与了三峡工程的建设,包括三峡工程的论证、设计联络会和相关的技术验收工作;吴中如院士则主持和承担了三峡临时船闸、升船机重大工程项目。

深层次服务“助推”湖北经济

在湖北,该校近五年来已承担高新技术项目500多项,与企业共建技术中心30多个。2001年,公安厅投资2.2亿元与该校产业集团天喻信息公司签订“湖北省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总承包合同。该系统包括机动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办公自动化等13个子系统。作为湖北省“金盾工程”的第一个大型项目,也是“十五”期间第一个特大型信息化建设工程,该项目完成后,将通过覆盖全省的计算机网络对180多万辆机动车、200多万驾驶员以及交通违章、交通事故、交通指挥等进行全自动化的网上管理,从而改善传统的交通管理方法,大大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2002年,该校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武汉火炬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曙光软件园共同投资3121万元,组建了武汉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武汉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就武汉轻轨建设进行的“数字轨道交通”项目合作,与省政府共同开展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等都为社会或业内人士所熟知。

全方位参与10省区经济建设

在全方位地参与地方和区域经济的建设中,该校出台了“两湖两广江河海港云贵”的方针,与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区进行深层次合作,在电力、激光、动力、自控等领域开展科技成果转让、推广信息和交流、科技攻关和开发、高层次人才培养、本科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种形式的合作。几年来,除台湾、香港、西藏等个别省市区外,该校与其他各省市区或省市区的市县州都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并进入到有具体实施项目和经费投入的实质性科技合作阶段。

在浙江,仅去年在网上技术市场招标中中标的“制造业信息化管理”等项目,就为学校拿回了2000多万元的科研经费。在江苏,与南京消防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盛华智能建筑工程技术中心,对方注入资金1200万元,合作研发智能监控、通讯等建筑智能产品,设计建筑智能软件,承揽建筑智能系统工程,开展技术培训。目前,双方的资金、人员均已到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