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巴罗塔上建“三峡”

巴基斯坦
2003-09-2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邹强 我有话说

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阿托克市境内,有一条52公里长的引水渠,清澈的印度河水通过该渠流向巴罗塔。装机容量为145万千瓦的巴罗塔水电站建设工程就坐落在此。这是巴第二大水电站。因其工程规模宏大,技术难度高,被巴人喻为该国的“三峡工程”。

1995年底,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和中国水电八局捕捉到巴罗塔水电站工程商机,通过优势互补组成紧密合作联营体,击败韩国、意大利等竞争对手一举中标。1996年11月,中巴签定了总额近2.5亿美元的合同,这是当年中资企业在海外中标合同金额最大的水电项目。次年2月,项目正式动工。

6年多来,中资公司克服了种种困难。首先,水电站是明渠引水工程,要在平坦地带开挖80米深,形成70多米的水流落差,但开挖过程中遇到渗水层。中资公司在开挖边坡的马道上布设了深井泵排水系统,解决了在国内从未遇到的难题。其次,当地气温高达58摄氏度,原有的制冷系统无法满足混凝土灌注的入仓温度13摄氏度的要求。中资公司开动脑筋,采用自建制冰破冰厂,通过掺冰降温达到了温度要求。再次,坝高78米的1765万立方米的分区式土石坝由14种级配要求非常严格的填料构成,中方公司采用一整套填料破碎、筛分加工工艺满足了设计要求。最后,工程经历了一次巴政权更迭、两次印巴危机,特别是“9·11”事件后,项目所有其他承包商和外籍监理工程师都撤离了工地,对工程进度造成严重影响。但中方84位骨干以中巴关系大局和企业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岗位,保证了工程的正常运作。巴方人士评价说:“中资公司是患难见真情。”

该项目是中国公司强强联合开拓海外市场的成功典范。东方公司在巴经营多年,有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水电八局作为项目主要建设责任方,是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的一支劲旅,参与了国内三峡水电站、二滩水电站等近百个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施工和项目管理经验。在国内,水电八局曾作为外国公司的当地合作伙伴,但到了巴罗塔,这些外国公司在竞争中被水电八局击败,外界称之为“徒弟打败师傅”。发电厂房的预应力屋面大梁重达40吨,中方公司用自制龙门吊完成大梁吊装的方案令巴方和外国同行刮目相看。

8月19日,29万千瓦的1号机组并网发电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水电站工程落成,穆沙拉夫总统亲自出席庆典。他说,该水电站有效增强了巴水电网络,将缓解巴热电负担。降低进口原油的支出。

谈到巴罗塔项目建设经验,联营体项目经理黄敏向记者说,中资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时,一要加强整体协调和投标前的可行性研究,不再低报价相互恶性竞争;二要对全面深入研究合同条款和国际惯例,争取为企业和国家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此次我们积累了按国际惯例进行施工和管理的丰富经验,形成了“全员全过程的合同管理意识”,为入世后在建筑工程承包业方面与国际并轨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报伊斯兰堡9月23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