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腾飞中的长沙理工大学

2003-09-27 来源:光明日报 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张扬教授校长教授 郑健龙 我有话说

乘风破浪创伟业与时俱进谱华章

2003年4月,教育部批准长沙交通学院与长沙电力学院合并组建长沙理工大学,这是我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夙愿,是党和政府正确领导,社会各界、兄弟院校、海内外友人及广大校友大力支持的结果。值此长沙理工大学举行成立庆典之际,我们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长期以来热情关心和支持我校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兄弟院校、海内外友人及广大校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沧桑砺洗,春华秋实。我校在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勤俭办学、严谨治校,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优良的传统及校风,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培养了一大批交通、电力事业及国家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在各自岗位上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以骄人的业绩、杰出的贡献,为母校赢得了荣誉。

与时俱进,再谱华章。长沙理工大学的组建为我校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揭开了新的篇章。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高校竞争日趋激烈,既给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长沙理工大学建设好,发展好,为科教兴国,科教兴湘做出更大贡献,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也是第一届党政领导班子肩负的重大使命。在这薪火承传,与时俱进的重要时刻,我们明确了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定位,描绘了学校的发展蓝图,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以交通、电力行业为依托,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与优势学科群;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实现从教学型到教学科研型大学的转变,达到国内地方性大学的先进水平。

新的世纪,新的时代,新的起点,新的目标,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在全面推进长沙理工大学建设与发展的进程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讲大局、讲团结、讲发展,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树立大学理念,培育大学精神,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的要求,在融合两校办学特色、办学精神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殷切期望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海内外校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长沙理工大学的建设与发展,诚挚欢迎海内外各类优秀人才加盟学校,共谋发展,或来学校进行学术交流,合作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我们坚信,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兄弟院校、海内外友人和广大校友的大力支持下,有全校上下的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能够谱写长沙理工大学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长沙理工大学是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长沙交通学院与长沙电力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西邻湘江水,北望橘子洲。校园里芳草菁菁,秀木葱葱,理风文乐,激浊扬清。是湖南省“文明单位”、“文明高校”和“园林式单位”。

原长沙交通学院和长沙电力学院的前身分别是1956年创办的“长沙航务工程学校”和“长沙水利发电学校”,1960年先后升格为“湖南交通学院”和“湖南电力学院”,经国务院批准,1978年和1983年分别定名为“长沙交通学院”(交通部管理)和“长沙水利电力师范学院(水利电力部管理,后更名为长沙电力学院)。经过48年的办学历程,合并后的长沙理工大学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兼备,具有鲜明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设有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公路工程学院、桥梁与结构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河海工程学院、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中文系、建筑系、物理与电子科学系、化学与环境工程系、生物与轻工系和体育部等14个学院5个系1个教学部。现有51个本科专业,分属法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六大门类。其中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等8个专业为国家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会计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等6个专业为湖南省重点专业;正在建设并已取得一定成效的湖南省重点建设专业还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化工、装潢设计等3个专业。学校拥有28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具有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资格和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3万余人,硕士研究生近千人。此外,还成立了继续教育学院和民办二级学院。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568人,其中教授151人,副教授617人,博士313人(包括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硕士993人(包括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交通青年科技英才”3人,省部级优秀中青年专家4人,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53人,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32人,省部级骨干教师89人。

合并后学校教学科研条件日臻完善,占地总面积近1500亩,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16亿元。图书馆3座,总藏书153.1万册,中外期刊3000余种。实验中心与实验室56个,实验室总面积4.6万平方米。其中道路工程实验室为交通部重点实验室,由交通部投资建设了亚洲唯一的路面直道重复加载实验系统与测试系统,高效热交换及设备实验中心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力学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和现代多媒体数字语言实验室是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其中力学实验室和测量实验室被评为湖南省示范实验室。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室拥有国内最大的300MW汽轮机组模拟转子试验台,学校还拥有中南地区最大的港航实验中心、华南地区最大的结构实验中心。此外,学校自筹资金建设了不规则波池造波系统、结构动态实验测试系统、大型火力发电机组仿真机、电力系统仿真平台等一大批先进设备。目前,全校教学科技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共13345台(套)。“十五”期间,学校计划筹资1亿元,完成物理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机械基础实验中心、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中心等10个基础实验室的更新改造,为扩招后的本科学生基础教学服务。

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提高科研与科技服务水平。现设有51个科研所和科技服务机构,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6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18项。公开发表论文5706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75篇,出版专著174部。目前在研课题359项,其中在研项目经费总额达9000万元。科技服务年产值6000多万元。主办有《长沙交通学院学报》(自科)、《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科、社科)、《中外公路》、《公路与汽运》、《食品与机械》、《实验教学与仪器》等7种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

学校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永恒主题。坚持教学工作目标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合并前长沙交通学院、长沙电力学院均于1997年顺利通过了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1999年原长沙交通学院教务处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务处”。学校教学改革成果斐然,先后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18项。

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综合素质培训系统、正面激励教育系统、分年级教育系统、心理障碍疏导系统、创新能力培养系统、学风建设系统等6大系统。学校共有社团156个,其中与所学专业有关的专业社团58个。8年来,我校连续8次被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和全国学联联合授予“中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化学系学生参加世界基金会与中国青年报共同组织的“把知识带回家乡——湿地使者行”,获全国一等奖,并被世界环保组织选为全国高校中唯一的一支服务队。在近三届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我校共获奖57项次,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高,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学校对外交流日益活跃,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比利时,俄罗斯、新加坡、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共派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考察访问、讲学、攻读学位、进修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教师、管理人员近300人次,应邀来校讲学、合作研究进行学术交流的外国专家学者200多人次。与英国、美国、俄罗斯先后签定了合作协议,并获得了培养留学生资格。2000年以来,先后选派了多批学生留学美国和俄罗斯。

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握发展的机遇,崭新的长沙理工大学正承古扬今,与时俱进。全校师生员工精神焕发,团结拼搏,为实现学校新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