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追 求

2003-10-04 来源:光明日报 李振文 周前进 夏斐 我有话说

科学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前校长、诗人院士杨叔子深入学生当中作报告,受到学子的热烈欢迎。


华中科技大学在人民共和国的朝阳中诞生。50多年来,她在共和国的旗帜下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成长为一所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的全国重点大学。许多国内外朋友说,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华中科技大学腾飞的奥秘是什么?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正确决策,勇于创新,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就是奥秘的要点。“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有追求的学校!”数十年来,该校师生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只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就一定会直挂云帆济沧海,把学校建成一所国内外知名的社会主义一流大学。

从令人惊讶的建校日说起

今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对外公布了一个令外界惊讶的日子:

她将自己的建校纪念日确定在1952年10月6日,并于今年10月6日举办校庆大典(1952-2003)(暨庆祝原华中理工大学建校50周年、庆祝原同济医科大学建校96周年、庆祝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建院51周年)。

外界惊讶,先是惊讶她的决定“不合情理、经不住推敲”。

外界惊讶,后是惊讶她的深思熟虑和严谨求是。

华中科技大学是2000年5月26日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三所拥有不同历史、不同特色的高校合并组建而成,确定华中科技大学的建校起始时间是一个很敏感而又必须正确解决的重要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的领导班子经过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并先后四次和原三所学校的部分老领导一起认真分析研究,最终找到了在建校问题上的共同点,即三所学校都是在1952年前后,为适应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而调整建立的;而且,从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到2000年华中科技大学组建,原3所学校和新组建的华中科技大学都体现出了在共和国旗帜下发展壮大,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鲜明特色。

学校因此提出:以1952年为建校起始时间比较合适;把校庆纪念日选在国庆节之后的10月6日,是要借此寓意,强调华中科技大学是在共和国的旗帜下诞生和发展壮大的。

该校党委书记朱玉泉说:这是一个尊重历史、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决定,它既强调华中科技大学是新中国自己建设起来的一所重点大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历史同步,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更强调华中科技大学的师生员工要在继承原有各自不同的优良办学传统的基础上,汇集在共和国的旗帜下,团结一心,发展壮大自己,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做出新贡献。这一决定,获得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师生员工和校友的赞同与支持,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同,获得了教育部的批准。

一个可能困扰学校发展,妨碍师生、校友融合团结的难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华中科技大学正确决策的水平在这里充分显示了出来。她高远的志向和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宽阔胸怀在这里也充分显示了出来。

一位教师得意地说:“这只是我们学校团结一心、敢于创新和正确决策的一个小例子!”

半个世纪的不懈追求:建设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

半个世纪以来,华中科技大学的师生代代志存高远,一直保持着一种孜孜不倦,甚至是越来越强烈的追求,这就是: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一流首先要有合理的学科结构和一流的学科!

早在1962年2月,年轻的华中科技大学(当时的华中工学院)在党委扩大会上就提出了“当仁不让、全力竞争”,建设重点大学的一系列措施。

1977年10月,他们在给邓小平同志的信中提出:我们照搬苏联的做法,理科工科分了家,发展和提高受到极大的限制,这种体制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要求严重不相适应,必须加以改变。1978年8月,他们在上报给教育部的《关于专业调整的设想方案(草案)》中,正式提出创办理科专业、增设理科系的方案。1980年,他们提出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在10年之内把学院办成理、工、文科和管理学科相结合,教学和科学研究并重的综合大学。

在极左思潮仍然盛行的“文革”结束之初,华中科技大学就高瞻远瞩,大胆决策,开始了一场对学校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改革,突破纯粹的单科性办学模式,向综合性大学转变。

1977年,学校开办物理师资班(本科);1980年获准设立了应用数学专业;1983年获准设立了应用化学专业。1980年以后,中国语言研究所、哲学研究所、经济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先后建立,并开始招收研究生。中国科学院何祚庥、邱励俭等研究员应邀来校授课和指导研究生。模糊数学创始人、世界著名学者柯夫曼教授来校讲学,有力推动了数学系的发展。柏克利加州大学校长田长霖到学校纵论高等教育发展,介绍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语言学家严学等著名专家学者受聘到学校主持相关院系的工作。在学校主办的一系列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上,费孝通、丁玲、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等著名学者先后前来讲学。

20世纪90年代前后,学校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提出了“狠抓学科建设,异军突起、出奇制胜”的办学思路。1996年,华中科技大学获准进入国家“211工程”“九五”建设计划。学校随即提出了“以‘211工程’为旗帜,全面带动学校基本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的思路,明确了建设六大学科群和若干结构合理、特色明显的学科点的任务。华中科大师生员工更加斗志昂扬,他们紧跟学科前沿,学、研、产结合,组建多学科学术群体,聘请大师扛学科建设大旗,培养、引进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实行大兵团作战,将多方面的建设项目和建设资金进行交叉捆绑,集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2001年5月,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验收小组评价华中科技大学“211工程”“九五”期间的建设成绩:“创造了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全面地、高质量完成了国家下达的‘211工程’‘九五’期间项目建设计划。华中科大‘211工程’建设全面推进了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2002年9月,教育部专家组通过论证审核,一致同意通过华中科技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科建设又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原三所学校建校之初,都是单科性大学,只有一个学科门类,一个或几个专业。如今,学校已有工学、医学、理学、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史学、农学等11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69个,硕士学科点200个,博士学科点1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工程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专业实验室5个。学科综合实力跃居全国高校前列。

从“爱树如命”到现代大学城

华中科技大学的绿,在全国都是闻名的。总面积达7000多亩的校园,绿化率达9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75%,树木品种达156种,数量80多万株,一级草坪面积88000平方米。《光明日报》曾对华中科技大学校园作过这样的描写:“我们一行数人走进校园,就像走错了地方,这里郁郁葱葱的树木,像是公园……”几十万株树木,“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氧气制造厂,保护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华中科技大学重视绿化,重视校园建设,有着光荣的传统。

“朱九思爱树如命”,这是1962年,时任省长张体学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的湖北省绿化工作现场会上,指着朱九思说的一句话。一些年长的教工都还记得这样的轶事:一天中午,一位机关干部下班回家,途中看见朱九思书记皱着眉头站在路边——那里有一个树桩,树被锯走了。朱九思冲着这位同志说:“你马上把园林科长给我找来,查清楚是谁毁了这棵树!”结果是:园林科科长一时没找到,倒把保卫处处长等人给找来了。几位一合计,迅速在原地补植了一棵树。

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中,华中科技大学爱绿,重规划,为校园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华中科技大学爱绿,重规划,迅速把学校建设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大学城。

如今的华中科技大学,校部总资产达20多亿元。图书馆、校园网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校园基础设施的不断优化、美化,面貌焕然一新。2002年投入使用的西十二教学楼可以容纳1万7千学生同时上课;引入部分社会资金兴建的紫菘、韵苑4人间学生公寓可以容纳3万名学生住宿;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改造了三个大型操场,改造面积达近10万平方米,造价1.5亿的体育中心2004年可望竣工;改造、新建了10多个食堂、餐厅,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可供3万余人进餐;校内马路经重新修建,已是宽阔整齐,四通八达……仅从华中科技大学组建到2002年6月,学校竣工和在建面积高达42.2万平方米,占全校总建筑面积的26.2%,占合校前原4校总建筑面积的35.5%。

“春天桃花似火,夏天荷花映月,秋天桂花飘香,冬天梅花傲雪。”华中科技大学不仅成为“中国·武汉光谷”腹地一道亮丽风景,还成为湖北、武汉的旅游一景。每年4月第三个周末的“华中科技大学开放日”,都会吸引湖北省内外上万人前来游玩、咨询。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正在实施新世纪初制定的《校园建设规划思路》,努力将校园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国内最优美的现代化校园之一,成为各类人才向往的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质量大学城,成为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校园”、“数字校园”!

从“招降纳叛”到超常规人才发展战略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力量!华中科技大学从建校之初就确立了这一办学思路,并一直坚持至今。

还在极左路线横行的年月,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就坚信绝大多数教师是好的和比较好的,是愿意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学校像保护国家珍贵财产一样保护教师。“文革”一结束,学校就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了“四大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园建设)的首位,迅速医治创伤,落实政策,开始“广积人”。学校在大办干部、教师补习班,扫“语(外语)盲”、“机(计算机)盲”,补基础理论课的同时,冒着极大的风险,不拘一格地大批引进各学科建设急需的人才。到1981年,竟然从全国各地引进了600多名各学科急需的人才。

有人曾经指责说这是“招降纳叛”,指责党委负责人是“跑资派”。但是时任党委书记的朱九思情深意切地说:“我们中国不是知识分子多了,而是太少了。要看远些,再过几年,想要人也调不来了。”

陈应天是我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严济慈先生的得意门生,很有才华。夫妇二人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山东聊城一个机械厂里劳动。朱九思同志获悉后,立即派人事处副处长多次到聊城,硬是把陈应天夫妇挖了过来。不久,学校为陈应天在人防山洞里建了引力实验室。一所工科大学,耗巨资去建理科最基础的实验室,这在当时的全国名牌大学中是没有的。

从1977年开始到1984年底,华中科技大学的在岗干部和教师几乎全都轮流接受了脱产补习或培训。近300名“新五届”青年教师脱产三年补课;约180名“老三届”青年教师,脱产学习一年半;大批教师被派出到外校听课、进修,或到国外知名大学访问、留学。

“广积人”为华中科技大学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学校更是选择了“跨越式”的人才发展战略,实施“师资工作20条”、教师博士化工程、校内特聘教授岗位聘任办法等一系列超常规的措施强化师资培养、引进工作,营造人才培养、引进的“雪球效应”、“磁场效应”,争取师资队伍建设的超常规发展。潘垣院士是我国最早从事核聚变研究和脉冲电源技术研究的主要开拓者。1998年,华中科技大学领导四顾茅庐、诚恳邀请潘垣“出山”,潘院士深受感动,当年9月便入住喻园,落户电气学院。随后,受聘于日本硫球大学、从事超导电力研究的唐跃进博士,先后在拉夫堡大学、利物浦大学及英格兰西部大学从事复杂控制系统研究的曹一家博士,在中科院从事超导研究的李敬东博士,从事等离子体研究的刘明海博士等一大批志趣相同的中青年学者纷纷落户华中科大电气学院。很快,电气学院即呈现出大师扛旗,良将云集的好局面。而从事细胞分泌的分子机制研究的徐涛、从事大脑功能近红外光学成像研究的骆清铭,从事小麦转基因研究的何光源等,都回国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安了家”,他们带来了世界一流的技术,也带来了世界一流的合作研究模式。

学校的文科建设,也在人才的引进中获得了长足发展。哲学系引进了张曙光教授,由他领衔的“生存哲学”,在国内走在前列。这就像一块磁石,吸引了国内哲学界的目光,武汉大学博士后邹诗鹏等许多高校的青年才俊纷纷来到哲学系,国内知名哲学家欧阳康教授也欣然加盟。

《光明日报》等报纸曾经多次载文介绍华中科技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做法,如《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尊重人才,华中理工大学采取硬性措施建设师资队伍》《精选、重用、厚待,华中理工大学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华中理工大学崛起年轻博导群》《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华中理工大学着力营造人才强磁场》。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有教职工万余人,其中教师有4000余人,两院院士15人(含双聘院士6人),博士生导师511人,教授940余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1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特聘教授”13人。他们在这片沃土上深深扎根,拼搏进取,奏响了嘹亮的创业之歌。

从“科研要走在教学的前面”到“顶天立地”战略

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必须有科学研究,否则,就算不上高水平。1978年,华中科技大学在国内高校率先提出了“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的前面”的口号。科研走在教学的前面,今天看来是不言而喻、天经地义的做法,但在当时却有许多人认为这是离经叛道。学校解释说,强调“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的前面”,并不是说科研比教学更重要,而只是说,科学研究是源,是水源;教学是流,是流水。

学校鼓励教师搞科研,鼓励教师走出去挣课题。激光研究所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又完成了5000瓦横流连续CO2激光器的研究,其单位放电长度的激光输出功率达到当时的国际水平。模具钢科研组先后研制成功高耐磨模具易切削精密模具钢等新钢种,模具寿命可提高4-10倍,在全国近百家工厂实验,年直接经济效益在500万元以上。“水电站水库优化调度”课题成果在湖南柘溪水电站应用,年发电量平均提高6%,三年中多发电5.9亿千瓦时。燃烧实验室研制成功的钝体助燃器,在18个电厂的26台锅炉上推广运用,仅1984年就节约成本近3000万元。

“六五”期间,学校共完成科研课题294项,有100多个项目获奖。其中国家发明奖10项,国家“六五”攻关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国防科技成果奖12项,国家部委级科技成果奖50项。

“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的前面”,这一决策给华中科技大学的科学研究带来蓬勃发展的生机。

在改革开放、蓬勃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沸腾岁月,科教兴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华中科技大学乘风疾进,不断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时任校长周济指出:“实力是根本,发展是硬道理!”学校适时提出了育人为本,学、研、产协调发展的办学方略,实施“顶天立地”的科研工作思路,努力创新,创造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努力将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其在国家的支柱产业和主导行业发挥重大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这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和全国大部分省市区签定了全面合作协议,与地方政府、企业的横向科研合作蓬勃发展。学校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众多标志性成果:科研课题和经费一路飙升,连年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999年,华中科技大学荣获国际制造工程师协会的大学领先奖,标志着我国在先进制造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EIM-601大型程控交换机通过国家鉴定,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被称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大程控……

华中科技大学的办学规模在此期间得到稳妥、快速扩大;“两湖两广、江河海港”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做出重要贡献;产业也成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华中科技大学的综合实力因此得到快速提升。在1997至2003年有关研究机构公布的《中国大学评价》上,依次位列第八、第七、第七、第五、第五、第六、第五。

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词:“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建设第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

文化素质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

在现代开放的社会中,各种信息潮水般地涌来,良莠参杂,对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造成严重影响。在一段时间里,由于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一些学生只知道ABC,不知道黄河长城;只知道美利坚英吉利,不知道文天祥史可法。这种状况,在国内许多大学生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华中科技大学恰逢其时地提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在全国理工科高校中率先举起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大旗。20世纪90年代中期任校长的杨叔子院士有一系列名言警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痛苦任人宰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不打自垮。”“我们的高等教育,一要教会学生做人,二要教会学生如何思维,三要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丰富多彩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受到学生热烈欢迎。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人文讲座,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登台演讲,至今已举办800多期;建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开展了对文化素质的系统研究;收录海内外知名学者的精彩演讲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系列丛书,受到社会好评,《人民日报》评论说:“展现在任何专业的大学生面前的,都是一个色彩斑斓的思维天地,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品位、格调、情感和价值取向均大有裨益。”

学校党委把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相融合作为办学战略方针,提出了“办大学就是要办一个氛围”的口号。涂又光教授提出的“泡菜理论”指出:一所大学的文化氛围决定了她培养的学生的素质。

如今华中科技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已经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四个层次构成:一是开设人文讲座,出版《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举行《中国语文》水平达标考试;二是改革课程体系,即文化素质教育进入课堂,实施大学本科教育前三学期按学科分类打通培养,要求理工科学生选修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文科专业学生选修自然科学课程;三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必修课,大力开展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阶段;四是全面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着力培育民族精神阶段。一批教师努力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受到学生欢迎。

面对加入WTO: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

新世纪伊始,随着全球化趋势提速,中国加入WTO,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基本完成,各高校综合实力的竞争空前激烈,都处在争先发展的紧要关头。华中科技大学组建之后,迅速召开了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了《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战略规划》等重要文件,随后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华中科技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进一步确立了建设国际化、研究型、综合性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宏伟奋斗目标。大思路,大手笔,科学地规划未来,吹响了国际化的号角。

樊明武校长说,国际化办学,概括地讲就是按照国际通行的规范,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借鉴现代大学教育制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学校的校情,来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国际化作为一个目标,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水平、学术水平等要达到国际认可、世界知名;国际化作为一种途径,我们要引进国际先进办学模式,提升学校整体水平。

3年来,围绕国际化办学战略,全校师生员工开始新的创新实践,取得了累累硕果。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国内外一致肯定。学生多次在国内国际设计、发明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或冠军。2003年,全国共评出97篇“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湖北高校4篇,华中科技大学就占了2篇。在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趋向严峻的情况下,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仍保持在90%以上。

科学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3年多来,新增科研课题3320余项(不含国防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科技奖201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12项。到账科研经费2000年为2.57亿元,2001年则为3.5亿,2002年继续攀升至3.8亿。在全国高校中,一直紧追北大、清华及浙大等名校,名列前茅。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又推出一系列创新新举措。

学校开出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把课堂办成课程“超市”,学生像逛超市一样,完全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修满学分即可毕业,毕业时根据选课集中的专业确定具体专业。学校还把本科生的应修总学分数190个逐步调整到150个,压缩课时,把时间还给学生,增强学生逛“超市”和选择的欲望。学校将在机械和信息两大学科门类12个专业、近3000名新生中开始试行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进行一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革命。

这是华中科技大学实践国际化办学的一项最新尝试,樊明武说,它和试行全英语教学、和海外知名大学联合办学及在校内对拔尖人才实行特殊培养等措施一道,旨在努力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性人才成长的环境。

经过几代人团结奋斗,华中科技大学已经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正在朝着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意气风发地阔步向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