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巴基斯坦“图书巴士”剪影

文化长廊
2003-10-1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邹强 我有话说

这是一辆废弃的双层巴士,坐落在拉合尔一个清幽明净的公园里。巴士外表被描绘得色彩缤纷,满是童话中的动物和精灵图案,极能吸引儿童好奇的目光。走进巴士则更是别有天地:成排的书架放满图书,俨然是一个“世外图书馆”。其他的隔间则是儿童游戏、书画和练习手工的场所。

“让图书和孩童同在”,米达特和巴萨拉特一对善良夫妇,于25年前建起了这辆“图书巴士”。“图书巴士”对所有好学儿童免费开放,小乞丐也不例外。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自由徜徉在图书的海洋里,亲切的义工在一旁为他们讲解和指导,图书也能借回家阅读。多年来,“图书巴士”受到越来越多学龄儿童的青睐,许多不远千里而来,以圆渴求知识的梦想。

沙赞·汗是个14岁的男孩,来自北部吉尔吉特地区。“图书巴士”成了他求知的天堂。他说:“我的家人都是文盲,我也没进过学校,在这里我发现了知识的源泉。只要有机会我就到这儿来,我在这里学会了读书写字,已经有了初中文化程度。我终于明白,知识对每个人多么重要,它能改变一个人生活的方向。”阿夫什恩是个女孩,因家庭困难被迫从公立学校辍学,“图书巴士”给了她人生的阶梯。好学的阿夫什恩坚持每天来学习一小时,最终她通过了大学入学考试。阿夫什恩兴奋极了:“我是家里第一个通过大学入学考试的女孩,也是迄今全家头一个。”阿夫什恩成了全家人的希望。走进大学的校门,她一边学习,一边在“图书巴士”做义工。“老朋友是不能忘记的,‘图书巴士’就是我最真挚的朋友。”阿夫什恩说。

为全面培养孩童,深入开掘他们的心智,巴萨拉特夫妇不断完善“图书巴士”的设施和服务。今天的“图书巴士”已非早期单纯的“图书阅览室”,有义务家教,帮助辍学儿童继续学业;有电子学、机械学、航空模型、摄影和计算机等各式各样的兴趣爱好小组,指导孩子们自己动手、探究大自然的奥秘;有木刻、绘画和手工学习班,引领孩子们进入艺术殿堂。对年龄较小的儿童,义工们采用图文并茂讲故事的方式,将社会公德、人生哲理灌输给孩子们,颇受孩童的欢迎。“图书巴士”还十分重视培养孩子们的互助精神和自学能力,不同社会层次、家庭背景的孩子在这里忘却了种种隔阂,互相发问、自己动脑解答,学得轻松愉悦。

“图书巴士”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获得不少捐赠图书,目前拥有12000册乌尔都语和英语图书。孩子们慕名而来、家长偕同而来,“图书巴士”有了成千上万名“乘客”,成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许多学校借鉴实施其中有益的教学方法。在拉合尔之外,又一辆“图书巴士”新近在白沙瓦落户。人们希望,从“图书巴士”的剪影中,社会能形成重教兴教的风气,共创美好的未来。(本报伊斯兰堡10月9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