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全新尝试

坚持“三个代表” 振兴基础科学
2003-10-10 来源:光明日报 武汉大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我有话说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和武汉大学直接领导、对等投入下,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武汉大学化学基地点不断加快建设,强化教学改革力度,在目标明确、改革领先、成果突出、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良、质量一流的方向上取得了优良成果。全院基本完成了按一级学科培养、拓宽专业面的教学计划改革,课程更新和新设课占总学时近三分之一;为化学专业按一级学科专业培养,加强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武汉大学化学人才基地教学改革实践》获2001年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化学基地点积极创造条件,选派基地班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大学生交流培养活动:在基地教师对外学术交流的基础上,与日本大阪大学建立了学生交流关系,基地选派学生赴日本参加“大阪大学短期学生交流计划”。其中已毕业学生因学习成绩优良,已被保送继续深造。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大连化物所、上海有机所等先后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每年约有20名左右毕业班优秀学生进入上述研究所接受系统科学研究的训练,开展毕业论文研究工作,取得研究生免试入学资格的同时,他们毕业后将在科学院或化学学院继续深造。

武汉大学生物学专业点于1993年建立。自建立之日始,我们充分利用本基地点学科建设历史悠久、学术积累丰富、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和学校的领导下,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硬件条件建设,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严格教学管理,促进了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

根据基地建设规划,我们每年都有计划地选留一批优秀的博士毕业生,充实到教学第一线。同时,我们十分重视国外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引进,并将其教学能力作为考察的重要指标。近年回国的特聘教授吕应堂博士、特聘教授谭铮博士和副教授张翼博士都已分别承担了发育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主干课程。目前本基地点本科生教学队伍的结构日趋合理,并逐步形成了一支高学历、年轻化的教学师资队伍。

武汉大学数学基地始终紧紧把握住教学改革和基地建设两条主线。集中财力、物力改善基地办学条件,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组织并实施以基地班为示范的教学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些重要成果。

“九五”期间。我们对本科生教学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和改革。其目的是向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创新型特点的数学专门人才。并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基地在人才培养上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对基地班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课程体系上,提出以分析、代数与几何、计算机应用与数值计算三条主线平行开设课程,通盘考虑课程设置,注重各条线的互相渗透补充,精选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注重高起点,现代化,精炼和改革课程内容,并把这些改革体现到系列性教材的编写中。加强英语教学,特别是口语教学,并采取了基地班外语与涉外专业同等对待的办法,并要求学生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同时在部分数学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新的课程体系突出体现了如下特点:淡化专业;注重各学科的融合和交叉;通盘布局,注重基本理论的前后贯通和呼应;接近现代数学前沿,用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组织课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