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建设一流人文社科大学

大学书记访谈
2003-10-2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王保纯 我有话说


徐敦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经济学教授。1982年1月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后留校任学生辅导员,总支副书记、书记,学生工作部部长,党委副书记。发表30多部专著和文章。代表作有《突围与再造——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可资借鉴的日本国有企业民营化》、《中国共产党是走向成熟的执政党》。

带着对诞生55年母校的深深情感,徐敦楷为记者描绘了一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今后的发展蓝图:2010年建成全国一流人文社会科学大学。

正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徐敦楷说:“这意味着学校要有良好的高水平的教育,有一批国内认可的、能够为党和国家建设出谋划策的一流学者,有一批在同行业中有知名度的学科,进而发展为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948年诞生于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时称中原大学,当时按华北大学模式,准备为新中国培养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人才。以后辗转于开封,落脚于武汉后,开始正规办学,相继开办了财经、政法、文艺、教育等学科。1977年学校恢复,次年起第一批恢复了重点学科的硕士点、博士点。

徐敦楷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采取中国人民大学的办学模式,其优势是人文社会科学。在建设一流的人文社科大学总目标下又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办好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这是学校的强势学科,目前拥有博士点。这些重点学科要成为全国最好的专业之一,即进入前10名。第二个层次是人文社科的其他学科,如文史哲。这些专业学校有一定优势,都有硕士学位授权点。这是向优势学科相近方向的扩张。比如新闻学侧重于经济新闻和法学新闻;文史哲突出伦理学等。第三个层次是重点抓好与人文社科相关的理工科专业。比如统计学、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等。从更长远看,还有第四个层次,也是与人文社科相关的艺术专业。

“中南财大还有一大优势,就是地处武汉。”徐敦楷说,“武汉是我国造船、钢铁业等经济重镇,居我国最发达地区的中部,承东启西,腹地深广,这些为人文社科大学提供了施展的空间。学校提出立足武汉,为全国、为湖北、为武汉服务的战略,分别成立了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就业与再就业研究中心、湖北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武汉发展研究中心等,这些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壮大学校影响和实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徐敦楷说,目前学校发展势头很好,已形成并保持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学校在校生有23000人,近期要达到25000人,远期保持在30000人左右,在世界上居中。有一定规模,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遴选人才。与此同时,学校的工作重点是提高办学质量。当前要控制本科生,适当增加研究生。硕本比例保持在1∶4左右。在教师培养方面,学校提出了513工程,即重点培养50名学科带头人、100名教学骨干、100名科研骨干和300名博士,教师中博士要达到40%。

徐敦楷说,学校还将在发扬革命传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人文素质等方面办出成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