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深圳粤剧团演出火爆的背后

2003-10-2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易运文本报通讯员 周黎 我有话说

角落里飞出金凤凰

地方戏如今不景气,但深圳粤剧团却是个例外。在高楼林立的深圳,坐落在凤凰路上一个角落的深圳粤剧团显得特别不起眼,但这家剧团近年来演出的多个剧目却连场爆满,观众看得眉飞色舞,剧团也赚得眉开眼笑。剧团不仅长期活跃在深圳城乡演出,还经常应邀晋京、赴沪献艺,多次赴海外演出。行内人说:“深圳粤剧团是角落里飞出的一只金凤凰。”

小小的深圳粤剧团在全国拿大奖早已不稀奇。该剧团的《风雪夜归人》、《情系中英街》等一批优秀剧目,相继获得过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一系列大奖。2001年《驼哥的旗》更是囊括了第七届中国戏剧节“曹禺戏剧奖”和剧本、导演、音乐、舞美、表演、服装等优秀奖项,在2002年入选为“2002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初选剧目”。

优秀剧目也捧红了一批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冯刚毅曾两度夺得“梅花奖”,国家二级演员卓佩丽、黄伟坤等都才华出众,很有观众缘。小小的深圳粤剧团可谓群星熠熠,阵容鼎盛。

只有70多个演职员工的深圳粤剧团,为何能创造出如此骄人的成绩来呢?

辉煌是被困境逼出来的

深圳粤剧团今天的辉煌是被粤剧面临的困境逼出来的,也是坚持锐意改革走出来的。

30年前,深圳粤剧团刚刚成立时,这家县一级的粤剧团也曾有过十分辉煌的历史,编演了一批家喻户晓的优秀剧目,也出过有“小红线女”之称的当红花旦。可是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演出市场严重滑坡的趋势,演出少人问津,经费捉襟见肘。团长郑继锋分析说,粤剧团的衰落,有文化娱乐多元化的原因,也有地方戏观念旧、节奏慢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剧团体制僵化,干部职工没有压力感,“演多演少、演好演坏一个样”。这样的体制,不改革就只有死路一条。

2000年6月,深圳粤剧团被上级定为首期试点单位。

剧团人事改革砍下的第一板斧是调整内部结构,实现了资源的优化组合。

第二板斧是实行职位管理制度。打破身份界限,取消行政级别和职称,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出职位说明书和任务指标,作为用人、考核、奖励的依据。

第三板斧就是实行身份聘用和职务聘任的“双聘制”。职员规定聘期,期满重新考核竞聘。各种职位考试均聘请有关专家担任考官。考核公开、公平、公正。

剧团办公室负责人对记者说,在“双聘制”面前,大家一律平等。副团长冯刚毅主动带头,同普通演员一样参加了竞聘考试,起到了示范效应。

改革砍下的第四板斧是建立以职位为核心的效益分配制度。把个人收入与实际工作负担和效益挂钩。

四板斧砍下去,“铁饭碗”变成了“泥钣碗”,压力变成了动力,员工排练、演出的积极性大大增加。有些职员为了提高自身的艺术功底,自费请老师辅导;一些演员病了也不请假,照常演出不误。加班加点排练在全团成了家常便饭,但从未听到有人抱怨。

向全国“借脑”琢粤剧精品

“剧本,一剧之本。没有好剧本,好演员再多也无济于事。”从事了多年剧团管理工作的郑继锋团长如是说。

可是,好剧本从何而来呢?

传统粤剧的生产方式,很多是靠“翻箱底”——拿老戏来改编。深圳粤剧团则采用向全国“借脑”的办法,实施“强强联合”,集中各个剧种的精英,打造粤剧原创精品。以目前正在走红的《驼哥的旗》为例,其编剧之一刘云程,是黄梅戏的著名编剧,国家一级编剧;总导演余笑予是湖北省京剧团导演,国家一级导演;导演胡明克是川剧著名导演,国家一级导演。这样的精英组合,把一个《驼哥的旗》演成了让观众看了笑声掌声不断、专家内行看了赞叹不已的戏剧精品。

目前,《驼哥的旗》正在深圳上演,并且创造了连演69场,场场火爆的奇迹。

深圳粤剧团,就是这样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