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事卫星:让通讯随你移动

2003-10-2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蔺玉红 我有话说

假如你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想给家里打个电话、传张照片,能帮你的恐怕只有海事卫星电话(Inmarsat)了。假如你驾车去探险,在山里翻了车,呼天不应、叫地不灵时,能救你的恐怕也只有海事卫星电话了。

今后,海事卫星能做的远不止这些。中国交通通信中心日前在北京建成开通了海事卫星F岸站,这个最新一代移动数字多媒体海事信息通信系统,使遇险安全通信和商务通信功能都得到大大增强,更重要的是它为交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奠定了基础,以此为依托,一个宠大的立体的交通公共信息通信网络平台——中国现代交通物流信息港将逐渐浮出水面。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交通通信中心几位负责人。

给专业用户提供通讯服务

记者:提起海事卫星,总感觉离我们比较远,它主要为哪些用户提供服务?

杨洪义(交通部中国交通通信中心主任):海事卫星最早是为海上船舶提供通讯服务的。全球70%的面积被海洋覆盖,只有这种通讯手段保证船舶的航行、商务和安全的需要。因为应用较好,后来延伸到航空和陆地领域。现在海事卫星电话能够给任何一个需求者提供通讯服务,如登山、采矿、林业看护、边防战士巡防等都可以用。

记者:现在全国用户有多少?

赵玉民(中国交通通信中心卫星通信处副处长):在我们这注册的用户有1万多一点。全球海事卫星用户有20多万,加上一些卡的用户,一共有30万。

记者:海事卫星的资费是什么标准?

赵玉民:海事卫星的资费过去很贵,大概六、七美元一分钟。现在最便宜的只要0.8美元。如果用量非常大,还有一些折扣。高速数据业务收费是每分钟7.5美元,速率是64K,可以传图像。

记者:费用为什么这么贵呢?

杨洪义:现在海事卫星要有专门的卫星,有庞大的系统、终端站和地面站的支持,本身成本就比较高。另外,海事卫星通信是在特殊情况下为那些没有通讯条件的偏远地区提供专业化通讯,为人们在特殊场合当安全出现问题时提供通讯服务。因此,海事卫星电话收费再低,也不可能达到公众通信服务的价格。

为交通信息化奠定基础

记者:你们和传统运营商是什么关系?

杨洪义:传统电信运营商原来只是给我们提供线路。现在,我们和他们是共生共荣的关系。海事卫星是公众电信网的扩大和延伸。它到不了的地方,才是海事卫星的活动范围。

记者:F岸站的系统(简称F系统)开通后,海事卫星通信服务会有哪些增强?

杨洪义:现在互联网上的很多功能无论是船舶、飞机还是汽车都非常需要。有了F系统,就能通过海事卫星这样一个线路,给这些运输设备和企业提供互联网服务。如收发电子邮件、图像等。

殷林(交通部中国交通通信中心主任助理):F系统为海上救助通信提供了宽带多媒体手段,使我国海上安全通信与救助指挥协调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我们承担的公益性社会责任。

记者:F系统开通后,对船舶信息化有何促进作用?

赵玉民:通过F系统,我们可以轻松实现船舶上的所有信息以规定的格式传到陆上,而陆上所有图片包括指令等都可以传到船上。这种实时的高速信息公路,直接从办公室开到了海上,对海上信息化是个非常大的促进。

杨洪义:F系统具备全球覆盖、与公众电信网和互联网全面连接的能力,下一步,我们将把交通系统内的无线、有线、卫星信息通信资源整合起来,全力构建中国交通现代物流信息港。具体来讲,要重点建设完善好“三个平台”、“一个中心”:即建立交通政务公共信息平台、交通物流信息公用平台,完善提升安全信息保障平台,建立实现总体管控、调度的立体信息通信管理中心。目的是确保电子政务信息、物流信息和安全通信信息畅通,最终实现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实现交通的跨越式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