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草原知识之花乔玉芳

2003-11-0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高平、杨连成通讯员 张明中 我有话说

出海拉尔向南不到50公里,有一座美丽的小镇巴彦托海。它是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政府所在地,汉语是“富裕之地”。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一位女知青30年初衷不改,扎根牧区,靠她的智慧和毅力带领当地牧民群众转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走上了一条靠知识、靠教育、靠科技致富奔小康的新路,牧民把她誉为“鄂温克草原的知识之花”。她就是巴彦托海嘎查(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兼嘎查长乔玉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狩猎和游牧曾是他们的主要生产生活方式。1973年,17岁的乔玉芳从齐齐哈尔市插队来到鄂温克草原。她切身体会到,牧区贫困最根本的原因是缺少知识和科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嘎查有80亩撂荒地,她把17名妇女组织起来搞起了蔬菜塑料大棚。不懂技术,她自费到市里农业技术服务站学习,回来后手把手再教姐妹们。当年她们人均增收500元。第二年乔玉芳担任了党支部书记,她组织牧民参加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340亩,并在镇里盖起了140平方米的批发部,吸引了大批的菜商。在稳定蔬菜种植的同时,乔玉芳开始着手解决牧民自然放牧、草原退化的畜牧业经营模式。1999年,她在全旗第一家建起了科技示范型高产奶牛新村,建起了畜牧业综合服务站,有40户牧民进驻新村,户均5头高产奶牛,每年户均纯收入3万元。吸引伊利、光明、三元乳业巨头在这里建起了奶源基地。

现在,乔玉芳所在的嘎查种植了3万亩优质牧草,改良了6万亩退化草场,治理沙带500亩。从1997年开始,嘎查每到冬季,隔半个月就举办一次实用技术培训班,从未间断。目前嘎查每个牧民都掌握了两门以上的实用技术,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

丢人的是孩子上不起学

乔玉芳每天最高兴的事并不是看到牧民们挣了多少钱,而是站在村里看着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去上学。1995年,嘎查有11个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当时是妇联主任的她心里难过地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乔玉芳把11个孩子的学费全部承担下来,把他们送回了学校。为了跟踪孩子们的学习动态,每学期她都要参加家长会。为了省下化肥钱给孩子们积攒学费,她领着妇女们到城里掏公共厕所,用有机肥代替化肥。一开始大家嫌丢人,乔玉芳急了,一家一户找上门去动员。“究竟是掏大粪丢人,还是家里揭不开锅,娃儿读不起书丢人?”于是她们掏了一个月的厕所,节省下了6000元钱给孩子们交了学费。

孩子上了学她也管

乔玉芳担任党支部书记后,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嘎查助学金制度。对贫困学生按家庭收入情况,集体给予定额资助。1998年,由嘎查资助的贫困生孟志华和李东考上了大学,但高额的学费让他们再一次面临失学。乔玉芳与嘎查班子商定,每人每学期给予2000元的补助。嘎查规定,无论哪家牧民的孩子只要考上大学,每学期给予500元到3000元的补助和奖励。几年来,嘎查已有近20名学生考上了大中专院校,集体为他们投入的助学资金达10多万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