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活教育一盘棋

2003-11-0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赵秋丽 通讯员 张新梅 我有话说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超长规跨越式发展,该县高考连续三年名列全市第一,被教育界人士称为“邹平教育现象”。目前,邹平已形成了教育和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模式。

尊师重教说了就做

1999年,邹平县高中招生2400人,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只有300余人。今年,高中招生能力达5500人,本科上线突破1360人。是什么原因使教育发生了飞跃?“关键在于决策层的思想解放,在于全县上下对教育的重视和关注。”邹平县教育局局长赵延奎对记者说。

邹平县委、县政府确定了“科教兴邹、教育先行”的战略思想,优先保证教育投入,把教育工作纳入了全县“双文明”考核,建立了县领导包学校制度,帮助学校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邹平县社会各界切实把尊师重教落到了实处,为解决老师们的住房问题,在南部新区修建了教师公寓。在邹平,教师成了令人羡慕的职业。

教育投入整合资源

学校建设资金如何筹?邹平县借鉴教育先进县市的经验,采取市场化运作,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推行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贷款、借款、吸引外资等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近3年来,实现教育总投入近4亿元,形成了政府投入为主、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的教育投入新机制,仅推行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一项,就吸引社会资金4500余万元。

资金的大投入实现了该县教育的大发展,该县本着“减少数量,扩大规模,集中优势,提高效益”的原则,大力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高中教育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不断膨胀优质高中资源,初步实现了整体优化。今年全县高中招生能力可达5500人,比1999年增长129%,再加上职业学校招生,邹平县可在全市率先实现基本普及高中教育。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全县教学用微机达到了9000余台,106处学校接入教育部数字卫星宽带网,开通了全县教育城域网,比全市计划提前4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随着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该县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攀升。

创新机制激励教师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近年来,邹平县实行了以“一评三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机制创新促教育发展。学校、教师实行了双向选择,中层干部、任课教师竞聘上岗,初步建起了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有效竞争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学校内部活力。

该县还实施了以争做名师、名校长为内容的“双名”工程和教师继续教育、“111”骨干教师培养、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为内容的“三大工程”。近几年来,该县派出学习的干部教师达2000余人次,每年都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邹平举办报告会,把先近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引入了邹平,使广大教育干部开阔了思维,拓宽了思路,为教育的大发展、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