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入学问题仍为家长和儿童最关心

九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显示
2003-11-06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高晓明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11月5日电据推算,目前我国有18周岁以下流动儿童少年1982万,他们在卫生保健、接受教育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水平虽低于其所流入的城市户籍儿童,但均高于其原住的农村。同时,流动儿童确实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需要社会和政府的更多关注,其中入学仍是家长和儿童最关心的问题。这是今天发布的“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披露的研究成果。

本次流动儿童状况抽样调查由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共同立项,财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历时一年。调查采用多层次系统抽样,选择北京、深圳、武汉、成都、吉林、咸阳、绍兴、株洲和伊宁等9个城市,体现了区域代表性。调查共对6677户流动儿童家庭发放了问卷,有效率95%。还对部分城市的200多名流动儿童及家长、200多名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调查主要围绕流动儿童健康及卫生保健状况、教育问题、权利受保护状况和相关政策四个方面进行,并形成相关的专题报告。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看出,流动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较作为流出地的农村为好,如在卫生保健方面,有75%流动儿童接受过健康体检,78%的流动儿童生病后到医院就医,流动儿童母亲住院分娩率以及基本营养摄入等指标也均高于农村;在城市居住超过半年的学前流动儿童中93%有预防接种本。数据说明,大多数流动儿童在医疗保健、营养摄入、计划免疫等方面都是有保障的,一些指标虽低于城市,但高于农村。在权益保障方面,虽然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的基本条件如住房、耐用消费品配备等均低于城市户籍家庭,但他们对城市生活的主观感受较好,在生活满意度上,完全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55%。特别是大多数流动儿童对自己的认识比较积极,如认为自身有价值的占65%,认为自己有很多好品质的占67%,认为自己能做好事情的占88%,对自己持肯定态度的占74%,对自己满意的占82%。同时,流动儿童得到保护和家长陪伴的指标也高于农村,当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三分之二的流动儿童知道找家长,近四分之一回答“直接找警察或相关人员”。得到家长陪伴和交流的机会增加了,“在老家他们很少跟我说话,现在他们主动跟我说话,经常问我学校和学习的情况。”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各方面最为关注的,据调查学前流动儿童入托率为61%;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81%在公立学校读书,其失学率为9.4%,部分儿童不能适时入学,不同年龄、性别的儿童受教育状况存在差异,从8到14岁,未上学比例由0.8%增至15.4%,女童在学率96.1%低于男童的97.4%;而到了继续教育阶段,在学率仅为47.1%,低于全国平均的51.7%,而其中女童受教育情况更差。流动儿童大多喜欢目前所在学校,这一比例为80%,即使是就读打工子弟学校的也有三分之二喜欢学校。81%的流动儿童认为现在的学校比老家的学校好,就读打工子弟学校的也有54%认为比老家学校好。与此同时,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对政策需求也主要集中在解决他们的入学问题上,其中家长的比例为86%,儿童自身也占45%。在这方面他们的主要烦恼是“费用太高”和“户口不在本市影响升学”,分别为48%和32%。调查发现,流动儿童每年比所在城市当地学生多交856元。总体来看,流动儿童目前受教育质量比农村有提高,而且公立学校是他们接受教育的主要选择。但早期教育和继续教育环节薄弱、义务教育阶段收费不平等等问题仍不容忽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