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依托优势 拓宽领域 以人为本 站在国际学术前沿

2003-11-08 来源:光明日报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祝国瑞 我有话说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是在原“地图制图学”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着多年的发展历史。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完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建设,出版了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全套自编教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该专业办学的显著特色,师生共同设计、编制了一大批优秀的地图作品。这些活动给教师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实践知识充实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了宝贵的生产经验,科研、开发收益改善了教学条件,大批优秀作品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成为学科发展的基石。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毕业生遍布全国各生产、科研单位并且成为领导和技术骨干,社会资源优势更加明显。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地图生产工艺由手工向计算机制图转型的时期,我们的工作重点适时地转向了对专业的现代化改造,一批同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充实了教学计划。同时,我们看到了地图学横跨测绘科学与技术(工科)和地理学(理科)的优势,依靠在地图数据库和地图自动综合等方面多年的科研积累,着眼于拓宽学科领域,向计算机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方向发展,申办了“计算机地图制图”专业,后来转化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步成为我们快速发展的契机,结合科研和技术协作的需要,1995年完成了“桌面制图系统”的开发并应用于全数字化制图的《深圳市地图集》的研制,该图集以其优良的设计、工艺和丰富的内容和表示方法荣获国际地图学协会(ICA)1998年地图集类惟一的“杰出作品奖”,也是我国第一次获得该协会的大奖。后来又有多项制图作品获奖,标志着我国地图科学迈进国际先进行列;在地理信息系统领域,我们多年来,在城市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3S集成等领域完成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研究项目和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软件Geostar和电子地图软件Atlas 2000先后在科技部GIS软件测评中名列前茅,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具有独特的测绘科学视点,在全国具有独特的学术影响力。我们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定和营造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年轻人成长的政策、环境,从而增强了内部凝聚力。伴随着一批学术骨干学成回国和自己培养的博士、硕士逐年增多,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人才资源成为学科发展的一大优势,在1992—1996年短短的四年内,有8位青年教师被破格提升为教授,其中5人评为博导,4人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3人获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进入部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的第一层次,1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4人入选国家测绘局跨世纪人才;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教学奖1项、省部级奖励数十项,其中“地理要素结构化综合”和“地图代数”研究具有首创性,专家鉴定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成为我国惟一的同时具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理)和“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工)两套博士点、硕士点的单位,理工结合又成为我们办学的一大特色;在获得国家级重点学科之前,我们同时具有理、工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两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该专业教师连续两届担任国际地图学协会(ICA)副主席,多人在专业委员会任职,主持召开过ICA执委会的会议、国际高级地图制图培训班,国际多位著名学者曾赴我校讲学,我们也曾派教师赴奥地利、伊朗、巴基斯坦等国讲学,同荷兰的国际航测与地学学院(ITC)等有实质性的联合办学关系;同时又具有毕业生分配、科研项目、科研(开发)经费、仪器设备、发表论文和著作等多项优势,2000年在该学科领域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进入国家重点学科。

面对学科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国家和学校大幅度增加学科建设投入,使我们在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前沿课题的预研究、学术著作出版、国际学术交流等多方面有了充实的物质基础,有了更多发挥的余地;同时,也由于该学科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引来了激烈的竞争。近几年全国的“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迅速发展到100多个,“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点近50个、博士点13个。如何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并不断跟踪国际前沿成为学科建设的突出问题。我们的主要思路是:以国家重点学科为龙头,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带动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学科群,在宽厚的基础上推进学科上更高的层次;填补武汉大学没有地理学的空白,在不长的时间内全面建设地理学一级学科;放眼国际学术前沿,针对现代地图学理论、地理信息科学理论、地图自动综合、地理信息多尺度表达和变换、地理信息可视化(特别是真三维、动态可视化)、网络地图、地理信息分析与应用等方向争取有所突破;加大学术著作、国际交流的投入力度,出版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主办或参办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切实抓好各层次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高级人才,使武汉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达到国内外领先的水平,创“珞珈”品牌和名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