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诚信的前提下

2003-11-0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曾毅 我有话说

“我自愿参加无人监考考试。我保证:牢记学校重托,勿忘诚信为本,严守考场秩序,珍惜自我声誉。”这是东北师大附中初一年级169名同学10月28日的誓词。在第二天的期中考试中,他们实现了自我管理、诚实守信的愿望。张硕同学说:“虽然无人监考,我们仍会遵守考场纪律,因为诚信在我们心中。”

无人监考不是新鲜事。据了解,2001年6月,广东工业大学在一个班级首次试行无人监考。紧接着,杭州、武汉、四川等地的中学、大学都有了这样的尝试。东北师大附中的无人监考始于2002年,博得了学生一片喝彩。参加的同学说,这种方式检验的是诚信、自尊和自强,承载的是信任和责任,受益的是自己。没参加的同学说,希望这种方式能够推广、能够正常化,因为诚信不是少数人的专利。

然而,这种受到学生欢迎、被专家称为可以提高学生素质的考试形式,在我国并没有得到普遍推行。新浪网曾经做了一项网上调查,共有82414人参加调查,结果46.91%的人持支持态度,46.63%的人对此持否定态度。那么,无人监考考的是什么?其意义何在?为什么难以推广?

无人监考考什么?

东北师大附中初一12班的座右铭是这样一句话:“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做坏事。要做到,在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这段话天天在教室的墙壁上提醒着同学们。

因此,谈及这次全班同学集体宣誓实行无人监考时,班主任李沙飞说,这是一个培养自律、培养诚信的机会,是一个塑造学生优秀品质的重要载体。无人监考首先考的是品格。

其实无人监考这一概念并不是很准确。它只是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老师监考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是自己给自己监考、同学之间互相监督。无论一名学生怎么调皮、成绩怎样不好,他都有被认同、被信任、被尊重的需要,而被需要就是一个人的存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人监考考的是价值。

无人监考考的还有全新的师生关系。多年以来,人们形成了思维惯式——老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这样的思维模式造成了双方在行为主体上天然的不平等,也容易引起学生对某些管理行为本能的排斥。但是无人监考却把老师放到了服务者与合作者的位置,再次强化了老师的功能就是为学生提供最适合发挥的空间。

谁来保证无人作弊?

这是很多人的忧虑。

师大附中初二9班的老师把自己的所有联系方式,包括电子信箱都告诉了学生,一旦发现有人作弊,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告诉老师。一年多来,她没收到一个举报,是真的没有想作弊、会作弊的学生吗?

据介绍,选择试行无人监考的班级往往是各学校中比较好的班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相对较高。

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只是一种手段,是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环节。但如果这种手段和一些功利性的结果联系起来,仅仅靠道德来自律,显然还不够,这就需要一种有效的制度作为约束和后盾。对此,东北师大附中明确规定,一旦发现有人作弊,就会取消所在班级的优秀班级评选资格,取消个人成绩、取消参与无人监考资格。

而最根本的,是学校一方面着手建立新的、更趋合理化的评价体系,避免把考分作为衡量学生的惟一标准,另一方面从考试内容改革入手,使考试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对所学知识和能力的一种综合评估。

在附中2002-2003学年下学期初一语文期末试卷上,有很多题目的后面都加上了一个括号,里面写着“某某+1分”的字样。这括号里的名字是学生,分数是因为他出了这道题而加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考试成为能力的评判,使教育成为尊重的教育”,宋长华老师这样说。

教育的意义何在?

最大的教育力量来自于受教育者本身,而教育者最大的作用就是找到和发挥这种力量。

东北师大附中学生处主任赵海军说,无人监考本身就是一次教育活动。当我们给学生以信任时,就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的能力,也使教育产生了张力甚至辐射。

无人监考还诠释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新课改需要开放的教学理念,这其中孕含着对学生心灵与品格的尊重,孕含着教学过程的开放,无人监考验证了这一理念。而通过良好的考风来促进学风、教风的建设更是无人监考所带来的收获。

有位参加了无人监考考试的学生说,无人监考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人监考的正常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